第217章 杀胡令的原因(1 / 3)

谋晋 石头阿愣 1131 字 10个月前

听到蒋干的指责,戴施有些坐不住了,尽管他不否认是司马懿当年的屠城政策造成了今日鲜卑族的坐大,但是作为效忠于司马氏的官员,听到别人这样指责自己的朝廷还是很生气的,所以戴施站出来对蒋干反饥道:“鲜卑七部,段部最强,现在你们却被最弱的慕容部打败,只能怨你们自己能力不足,能力不足就不要称帝,若不是冉闵公然的称帝,鲜卑军也不会打到这里来。”

戴施这又说了一个事实,鲜卑共有七部,而段部是最强的,鼎盛时期连晋朝的大司空刘琨都不得不依附于段部的羽翼之下,而即便是强如段部,却依然不得不臣服于后赵的石虎,而现在冉闵取代石氏称帝于中原,却不能击败远不如当年段部鲜卑的慕容部,其实就是在讽刺冉魏政权自不量力,所以才会酿成此大祸。

对于戴施的指责,蒋干无言以对,其实当年蒋干是反对冉闵称帝的,在当时的汉人心中,晋室依然是正统,所以蒋干的意见是应当向晋朝称臣,以争取晋朝的援助,若是那样的话,那么冉魏在中原的局面将会得到根本的改观。

但是冉闵不听,在冉闵看来,东晋已经放弃中原,偏居一隅,已经不得人心,而自己代赵而治,属于正常的朝代更替,况且自己还有传国玉玺在手,从当时的舆论来看,谁得到了传国玉玺就是“受命于天”,自己不称帝谁称帝?

更为关键的是,在冉闵为后赵服务的时期,曾数次领军南征东晋,打败过大量的东晋将领,而且还数次屠城,对当时的东晋官民犯下了累累罪行,尽管当时双方是各为其主,不得不为之,但是冉闵的内心还是担心东晋内部会对他秋后算账,所以在权衡利弊之后,冉闵选择了自己称帝。

冉闵称帝之初也是想拉陇胡人的,毕竟当时的邺城周围全是胡人,所以颁布法令只要胡人肯臣服于他,所以罪行既往不咎,但是没想到胡人对冉闵根本不信任,在冉闵称帝的第二天就开始大量的逃离邺城,这让冉闵非常生气,也明白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于是便颁布了著名的杀胡令:“若有汉人斩杀胡人,可以凭此胡人的项上人头获得奖赏”,并自己带头领兵屠杀胡人。

汉人早就受够了胡人的气,对胡人恨之入骨,所以冉闵的杀胡令一出,中原汉人群情鼎沸,开始肆无忌惮地屠杀胡人,为死去的同胞报仇,据说杀胡令出台的第一天,邺城就有上万名胡人被斩杀,三天之内邺城被屠杀的胡人就超过二十万,随后一年多的时间内整个中原大地被屠胡人超过百万,羯族、匈奴和羌等少数民族险些被灭族,其中,羯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