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谢安的初心(1 / 3)

谋晋 石头阿愣 1183 字 10个月前

虽然桓温知道赵国的内乱才刚刚开始,局势也正如谢安所言现在北伐可能更容易引起北方胡族的集体担忧,反而让他们更加的团结,所以现在北伐可能确实是急不得。

但是桓温依然有气,那就是为何没有选他北伐而是选择了殷浩,毕竟桓温的军事才能已经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而殷浩目前一次像样的战争都没有,而且荆州和梁州的地理位置也比扬州更加的有力。

面对桓温的责难,谢安依然是微微一笑,谢安就是这样,总是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不管面对多大的困难和危机,他都会镇定自若,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其实他的内心也是慌的一匹。

但谢安到底是谢安,在稍作思考之后,就想到了应付桓温的方法,他十分清楚桓温不满的并不是北伐这件事,而是为什么不是由他来主持北伐;他更清楚殷浩不管是人品还是能力其实并不服众,推殷浩出来主持北伐完全是因为朝廷里实在是无人可用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桓温提出异议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发出去的政令如同泼出去的水,尤其是北伐这样的军国大事,是不可能朝令夕改的,所以如何说服桓温,让他坦然接受这个事实,就成了摆在朝廷面前的难题,本来这个事应该是由何充来解释的,但是何充太鬼,知道自己肯定说服不了桓温,所以干脆就来了称病不出,把这个事情完美的给推出去了;于是这个烫手山芋又到了褚蒜子这里,褚蒜子本来还想以人情世故来劝一下桓温,没想到桓温又是哭又是闹的,褚蒜子也有些受不了,就直接拂袖而去了,于是,此事就又落在了事情的始作俑者谢安的身上了。x33

谢安倒也不惧,一番北伐五势的战略性划分,已让桓温心服口服,现在只需让他再明白偏居东南的东晋王朝这一势的内部矛盾关系,自然就能让桓温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所以谢安在思索了片刻之后,轻声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

“哎,此次推荐殷浩主持北伐大业,实属无奈;天下人都明白,不管是从能力还是实力上来讲,您桓将军都是北伐主帅的不二人选;然朝廷也有朝廷的顾虑,自永嘉南渡以来,元皇帝历经千辛万苦在东南一偶再建朝廷,已属不易,但此时的中央实力已经大损,根本无法约束下面州郡的实力,一些有实力的州郡的实力甚至比朝廷还要强,当一个人的实力强大到可以威胁朝廷的时候,一切的伦理纲常都是空谈,能不能臣服于朝廷的调遣完全看主政者的个人野心;王敦之乱、苏峻之乱皆是如此,若不是因为北方有胡族政权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