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平衡的重要性(1 / 3)

谋晋 石头阿愣 1067 字 10个月前

其实此时的褚蒜子也很明白,赵国内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收复故土在此一举,北伐最合适的人选还是桓温,但是现在桓温的势力已经太过庞大,朝廷已然难以控制,这不仅仅是褚蒜子一个人的担忧,更是引起了其他士族阶层集体的担忧,自司马睿南渡建立东晋以来,东晋朝廷就形成了一个很微妙的平衡,那就是皇权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士族之间为了彼此的平衡和对抗胡人的进攻,又默契的共举司马氏掌握皇权,名义上代表着国家行驶权利,但是权利又受到士族阶层的制约,而士族阶层彼此之间又相互制约,这种相互制约又制约十分的脆弱,一但有个强势的士族政权崛起就会威胁这个平衡,这从之前的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就可见一斑,所以长期以来,朝廷内部就形成了一个默契,那就是一但有其他士族政权崛起,其他士族政权就会联合皇权一起打压,即便是打压不成,至少也得限制其进一步的发展。

所以在苏峻之乱以后,瘐氏家族的瘐亮执政之时,就定下了士族间平衡的原则,为了维持其平衡,瘐亮甚至牺牲了自己之前在江州的势力,只保留在荆州的势力,瘐冰继任后也基本上维持了这个原则,这也就最大限度上的打消了其他士族与皇室的顾虑,这也是为什么朝廷在瘐氏执政时能够维持那么久的和平的最主要的原因。

而现在桓氏的崛起,又再一次的打破了这种平衡,桓温通过军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崛起,这不得不引起其他士族的担忧,所以即便是褚蒜子不主动作为,其他士族也不会善罢甘休。

褚蒜子很清楚,东晋朝廷的统治基本就是士族的支持,若是士族都不支持了,东晋朝廷分分钟瓦解,外面又有胡族政权虎视眈眈,到时候好不容易维持住的东南半壁江山也极有可能全部丧失,从整个民族的利益上来说,褚蒜子就是汉族的千古罪人。x33

所以,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朝局的平衡,褚蒜子必须跟士族阶层站在一起,共同限制桓温的势力进一步扩大。

根据司马昱的分析,赵国内乱,最有可能得手的可能就是河南、襄城、颖川、汝南、新蔡、陈留、彭城、东海一带,因为再往西是秦、雍二州,秦州由氐人符洪统治、雍州由羌人姚弋仲管理,此二地**稳定,没有大的动乱,石虎在位是也只是臣服,赵国内乱也没有波及到他们哪里。所以机会只能在东线争取。

而在东线当中,河南、襄城、颖川、汝南、新蔡都跟荆州接壤,从荆州的南阳郡出击最合适的,所以若是放任桓温北伐,极有可能会一举收复这些地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