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乞活军传奇(1 / 3)

谋晋 石头阿愣 1150 字 10个月前

桓温率军在杏花村安营扎寨以后,深感自己对部队的控制力度太弱,痛定思痛后,桓温决定模仿毛教员三湾改编,来一次杏花改编。

但是古代不同于现代,民主制度大家都没有听过,并且主仆意识深入骨髓,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建立民主制度,也不可能创建类似于党派的组织。

根据具体事情具体分析的精神,桓温决定依据当前时代的社会形态,以及封建制度下的等级观念和主仆意识,设计一套适用当前阶段的组织架构。

魏晋承袭东汉末年的世兵制,所谓世兵制,就是强制乡民世代为兵,这些世代为兵的乡民,也称军户,所以也称军户制,军户制人身依附性较强,男丁终身为兵,父死子继,兄死弟继,不准更改,并且也不准退役,这也就是为什么军中有那么多老弱兵残的原因了。

到了东晋,由于长期内乱,军户负担过重,士兵大量逃亡,世兵制开始没落,朝廷又开始实行募兵制,这次派孙恩前往琅琊和东海去募兵,也是遵循旧例。

晋代军队,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两伍为一什,设什长,十什为一队,设队长,队为部队的基本单位,十队为一军,军又分上、中、下三种,上下军两千人,中军一千五百人。

为了不影响历史,桓温决定还是按照旧的编制执行,但是监军一职一般是设在军,根据毛教员的思想,桓温决定将监军设在队上,即每百人设一监军,监军一般由文官来担任,文官熟读史书,知耻辱、懂廉耻,可以更好的帮助士兵做思想教育工作。

经过改编,桓温将现有的三千人编为两个军,周楚孙恩各领一军,每个军设十五个队,一共派出十五个监军,同时又模仿现代军队建立起了直属他本人的侦察队、运输队、卫生队、通讯队,每个队大约三十人至五十人左右,这四个队直属桓温各人领导,机动灵活,方便指挥,史称:杏花改编。

经过改编,桓温基本上掌控了整个部队,除了周楚直接指挥的那一百人的小队,说什么也不肯交出来,而且桓温隐约觉得,那一百人的小队,应该就是整个部队当中,最有战斗力的了。

为了避免以后再出现政令不畅的现象发生,桓温决定找个机会跟周楚好好谈谈。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周楚打猎的时候抓了一支鹿,他把这支鹿显给了桓温,桓温很高兴,就在院子里生起了篝火,大家一起烤着鹿吃。

望着滋滋冒油的鹿肉,阵阵香味飘过,二人喜不自胜,就着温好的米酒,各自用小刀割着已经烤好的鹿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