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以工代赈(2 / 3)

“这是?”

朱梀有些不解,看着赵征递过的这张纸。

“周王府上的大才可以做好出发准备了,凭这张票,周边百姓就能让自己家的孩子前去听课。”

“票?这一张纸?”

“为什么要专门搞出这个票?”

朱梀以为开课的事情,只要让自己府上的那些文人去讲课就行了,谁知道中间还有一个步骤。

“对,一张纸,但等这张纸盖上了王爷你的王印,它就不是一张纸了。”

“太仓的粮价虽然更低,但是我们还要限购,这张票便是给他们的信心。”

赵征说完站起,外面的天空已经开始飘下细碎的小雪,都说瑞雪兆丰年,但是这个年的雪却没有半点瑞的意思。

“信心?”

周王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变成一团浆糊了。

赈灾发粮食要收费。

去听课还要票。

这四舍五入过后不就相当于他们在交钱上课吗?那百姓们还怎么会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

现在周王满脑子都是先前赵征给他画的大饼,他要流名千古,流芳百世!

“王爷放心,这些钱在灾情过后就会还给他们的。”

“王爷府上的那些贤才全去讲课,总不能直接在衙门里,衙门实在是太小了,但也不能随便找一块空地。”

“赵大人,你的意思是我们还要征集劳役建新学堂?这!这!”

赵征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周王更觉得自己有些糊涂,直到赵征又一句补充,他才一下子想通。

“对,劳役!但不是免费劳役,王爷还记得刚才我们要收上来的买粮钱吗?”

“这!这!赵大人,小王服了。”

周王朱梀先前没有想通的事情,随着赵征这一句话落下,全都想通了。

先让百姓们去购买那些粮铺上的存粮,给予他们第一次信心,表示粮食是不缺的。

然后太仓这边再发粮,但是要收钱,不过也会给他们一张可以让自己孩子去听课的票。

这个操作可能会激起民怨,毕竟灾情发生了,朝廷这边居然还想着赚钱。

但是他们只要在太仓发粮的时候再在旁边立起一个招工告示,只要他们参与新建新学堂,这笔钱就可以回去。

虽然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但周王还是反应了过来,赵征是要以工代赈!

那么现在,就只有一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