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新式火绳枪(2 / 3)

出这些威力巨大的无烟火药,现在还是老老实实使用传统的黑火药吧。

于是,李向东想到了颗粒火药技术,这是一个技术简单容易实现,但效果显著的技术。

目前大明普遍使用的火药是粉末状的火药,这颗粒火药的出现是火药技术的一场革命,是火器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黑火药是按照一定比例对硫磺、硝石和木炭进行配比而成。

不同的物质性状不同,密度不同,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因为搬运的振动和重力的作用会导致出现分层,火药效果就会变差,甚至失效。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火药颗粒化。

先溶解硝酸盐,然后加入搅拌均匀的木炭、硫磺粉末,然后糊状混合物制成颗粒状。

由于颗粒火药中间有很多空隙,里面有更多的空气,燃烧起来更快、更充分,威力也更大。

在李向东的指导下,李向东的小舅子叶康豪,成功制作出了颗粒火药。

火器工坊也做了试验,火绳枪使用颗粒火药后,射程更远。

既然同样的火药量威力比原来更大,这样就可以减少火药的装填量,枪管的口径相应的也可以做得小一些,让火枪的重量大大减轻。

为了能让火绳枪兵也具备一定的近战能力,李向东的应对办法,就是在火绳枪(鲁密统)上加装了套筒式三棱刺刀,形成长度接近两米的短矛。

在近战的时候可以当矛使用,这样火绳枪兵在近战时也有一战之力。

由于套筒式刺刀不会遮挡枪口,火枪手们也可以随时投入到近身作战中。

李向东也不怕大明官军和其他义军学会在火绳枪上加装刺刀的方法。

因为大明官军的火绳枪太重,普遍在12-15斤之间,这么重的火枪就是装上刺刀,也不便于挥舞刺杀。

至于官军的火绳枪要比人民军的火绳枪重一倍以上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官军为了有效对抗重甲目标,火枪的口径往往做得比较大,长度也比较长,另一方面大明兵仗局熟铁质量不过关,工匠不得不把枪管管壁加厚,以避免炸膛,这样就导致枪支整体比较沉重。

而人民军的颗粒火药威力比粉末火药威力大不少,枪支的口径自然就不用做得那么大,又让枪支减重不少。

另一方面,李向东改进了炼铁的方法,炼出了的精铁杂质少,韧性好,不容易脆裂。x33

用这样的精铁可以把枪管做得更薄一些,也不会出现炸膛,用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