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百家争鸣(2 / 3)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庄子,庄氏,名周,字子休,同样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和老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庄子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中的名篇《逍遥游》、《齐物论》被传颂至今。

后因隐居南华山,庄周又被称为南华真人,其著书《庄子》也被叫做《南华真经》。ъìQυGΕtV.net

孔子、孟子都是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皆是处于孟子之手。

墨子是墨家主要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墨家学派创始人。wap.bΙQμGètν.net

墨子,名翟,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有“非儒即墨”之称,可见当时墨家的地位。

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

韩非子是个口吃,不善言辞,但是文章著作却是相当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