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 寒蝉鸣泣(1 / 4)

初唐异案 伊岛甫 1770 字 8个月前

夏初至时,还以此来当年,未尽是个炎夏。

东都邻水,倒还好些,只至午间,洛水之上蒸腾出水汽,这时若刮来一阵风,在南北城中拂拂穿过,街面众人才得正经觉出些暑气难耐。

暑气难耐,自然要往四处寻水来饮,稍有些闲钱,或是愿在好友亲朋前装装阔的,则会在市场中穿梭游走,行至最幽暗、一经靠近,即觉有丝丝凉气之处停下,向其中问,“有水凌否?”

店内通常人未行出,而声先至,“客……是食?是用?”

得到对方答复后,店家才会着着秋冬才会穿上的厚衣毛衫,徐徐自店内走出。

夏日的冰块,大多都由宫中赏赐而出,享用者往往皆为达官显贵。

但如东都、长安这般住民过百万之众的都城,终有愿以高价购冰之人——或为巨富,或以冰充当对外的颜面,甚或求人办事,以此万分难得之冰为礼。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天然冰于这般暑日,采集、贮藏皆不可不谓困难非常。

故而,能于市场之中出售的冰,往往“价等金璧”,曾有店家欲于东都、长安市上,只以靠夏日卖冰,赚取高额利润,最终却在与众多买家的讨价还价中,冰块融化大半,最终落了个冰卖水价,血本无归。

正因为有如此价值,夏日之冰,为高官权贵视为珍宝,互相馈赠,而售冰的店家,因时常供不应求,则往往只作熟客生意。

所以如眼下这般,突然而至前来询问的,有愿搭理的店家则问出一声,若来客购冰只是食,则用不了几多,便要价高些,许对方一块半块;若是放于家中用,反而会遭店家所拒,这时若是卖了,则熟客又如何是好。

店家见来人衣着算不得华贵,身后又跟了一众满脸好奇、寻常模样之人,心里明白大半,“早些时候,有官家府上用,小老应承下来,还替那位官家将大块冰以锯分割为小块,此时正余些冰渣,客觉如何?”HTtρs://Μ.Ъīqiκυ.ΠEt

“甚好,甚好。”

前来购冰之人本就是故作声势,听闻有相对而言,价极低的碎冰售,忙不迭地答应,并直接从怀中将铜钱取出,递于店家手中。

店家见此人还懂些规矩,微微笑笑,走入店内最深处,返回来时手中抱着一个厚厚的布包,递于来人手中。

来人手捧布包,众人围观,自少不得当众即解开布包,小心地捧着端出其中一个手掌大小的精致瓷罐,瓷罐中以层层油纸包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