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 和乐融融(1 / 5)

初唐异案 伊岛甫 1758 字 10个月前

“可有此事?”圣人回转身问自己的内侍,安乐所言是否为真。

“回禀圣人,千真万确,若非小奴上前拦阻,幼公主怕是还要遭皇后一番手脚。”

“父皇若不信,可差御医,验我身与脸上的伤。”

安乐将韦后所伤之处,迎着晨光,刻意展示在圣人眼前。

苦肉计奏效的条件有二,其一,伤痕必须真实;其二,将伤口示出向之人,须为极度相熟,易对此方生恻隐之心之人。

宠爱——几乎可说是娇惯自己这名幼女的圣人,全然符合这两个条件。

而韦后正是吃准圣人难免会对亲生女儿感到心疼这一项,才当着圣人所派内侍的面,对安乐公主施下重手,为的就是留下清晰能辨出的伤痕。

还有一处巧妙在于,韦后正是因安乐在长安城中的胡作非为,而决意惩罚,如此既不会引圣人对韦后自身再生嫌隙,又恰到好处地便于之后的安乐,在人前展示这番必然奏效的苦肉计。

“在长安城中犯下如此恶毒之事,你母后动手,朕未感有何不妥,本仍要再罚,然见你眼下之状,如此便罢了。”

安乐借着苦肉计在先,按韦后交代的说法,将与颜娘勾结一处,以和琢香谋害宫中、城内众多上位、显贵,粉饰为自己虽知情,却不知事态会发展至眼下的地步。

而此一项,恰是圣人要行质疑之处——所谓颜娘者,不过长安街面寻常一香贩,何德何能如此大势力,招致之众,波及之广,甚渗入至宫中。

这其中若无同安乐公主这般位高之人,加以协助,岂有发展至眼下之状之理?

圣人定会加以质疑,甚至置之不理,径直走去朝堂。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俗语言,人算不如天算。

但在宫廷之中,尤其与圣人相关之事,天算,远不如朝夕相处数十载的韦后算得确凿。

为了避免圣人听过安乐的狡辩后,不忿离开,对安乐无计可施,唯有逆来顺受的太子,就成了重要的棋子。

韦后着安乐前往东宫时,只嘱咐了三件事,后一件为前一件的递进。

之一,要太子第二日天微亮,就随安乐往圣人寝宫去;之二,若不肯,则就停于东宫,乃至直接住下;之三,若觉安乐停留宫中,甚感为难,则答应随去寝宫一事,与重新“澄清”内医局被焚之内情。

以韦后对东宫太子的了解,他必不愿于第一时间答应安乐的要求,如此才能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