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颇受牵连(1 / 4)

初唐异案 伊岛甫 1607 字 10个月前

源协对源阳提议的拒绝,自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在一筹莫展之际,首当其冲映入他脑中的想法,其中一条便是向宫中要人求助,而接触过的人里,论其位之高,唯有太子一人。

若言,是太子在姊弟二人相求时,极尽推脱,从而让源协不愿与他再生其它瓜葛。

倒不如说,在给因气急攻心而倒地的太子诊疗时,发现太子多有伪装一事,才是真正致使源协不愿与其再产生牵连的原因。

诚然,太子体内确有大量僵血,在内医局前众目睽睽之下,呕出的也绝非经过伪装或是造假,但无论因僵血或是气急,轰然倒地至那般,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短短一两个时辰内便全然恢复的。

且,虽然僵血乃是深藏体内之症,无法伪装,但所谓火急攻心,乃是所谓“虚症”——但凡寻常行为过激些,便可致脑中眩晕,站立不稳。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所谓火急攻心的判断,也只是依太子彼时之状——症状不明显,反应却强烈,才做出的判断。

此一项,也是在之后源协细想之下,才猛然顿悟的,但他并不打算将此事说与谁知——哪怕是自家阿姊源阳。

太子于焚毁的内医局前,刻意装出火急攻心之状,也只是源协自己一时的猜测,佐证不足,无法向任何人指出,更不可能明面指控。

说与阿姊知,也只是在眼下的繁杂中,再平添一份恼心之事。

此外,太子缘何在圣人面前选择不做辩解,却非要以此手段,当着一众皇子皇女、内侍宫女的面,试演这样一出金蝉脱壳。

按理,太子只需同杨太子妃那般,将安乐公主迫使他过度使用和琢香一事,以及内医局被焚一事之真相说明,一切便可真相大白。

他本人为何不如此行事,自不得而知。可是内医局前那番表现,既有向圣人暗示之心,又缘何对安乐公主本人又唯唯诺诺。

一国之太子,当今的储君,未来的圣人,面对自己年纪最小且早已出嫁的异母小妹,竟是一副处处被拿捏,乃至要看对方眼色行事的作派。ъìQυGΕtV.net

不止如此,源协还有更多困惑,市井传言总说安乐为圣人娇宠纵容,任她干预任何事。

可既言骄纵,内医局当场,亦没能看出圣人于她、于太子,对待之上有何差别;又言干预任何事,缘何于大事小事中,都未曾见得安乐公主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