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江山社稷(1 / 5)

初唐异案 伊岛甫 1803 字 10个月前

时隔多年再度返回长安久居,圣人有时独自在太极宫中散步,偶遇水面,稍加张望自己的倒影便能察觉出自己的老态。

又或是面对铜镜,由内侍或宫女整理衣着面容时,额头、眉角、颈部的纹路愈加明显。

每每这时,他便在心中嘲讽,都言一国之君,乃天命所定之人,可所谓“天命”,并非知天命,通天命,而是听天命,从天命。

皇帝能活至何时,又于何时死,如何死,皆由天命所定。

既是如此,谈何天命之人,直言天命之奴,又有何不可?

奴——即便是寻常人家,对使用此字,亦是慎重万分,慎而又慎。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可是,但凡经历过武后年代之李唐皇族宗亲,又有几人不知此字何意。

既言天命,彼时之武后,便是整个李唐皇室的天命。

由此及彼,如今状况回环,情形逆转,异骨案一经结束,武氏成了较为势单力薄一方,圣人算是通过此举,为李唐争回了些许颜面,也在韦后面前,一改往日不得不言听计从的模样。

说起这位皇后,自代政短短数日,便因众所周知之原因,为朝臣群起谏言,将其换下,而感郁郁寡欢。

终日不是待在太极宫太庙中,吟诵佛经,就是携婉儿去往仍在动工修葺的大明宫。

虽其间含元殿、宣政殿都已完工,但圣人却迟迟不愿先往大明宫中去。

一来是为太极宫就在长安城内,与诸坊相近,有些烟火人气;其二更为要紧,太极宫东侧便是太子的东宫,这种是非莫辨之时,圣人作为太子生父,还是离得近些,较为稳妥。

与其说太子是由圣人自己意志,坚定选出的,倒不如说,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大儿亡,次子终觉有异态反骨在身,四子年幼不堪大用,独这个行事亦有些古怪的三子,还可强说是一名妥当的储君。

思及当初,有了武后朝的惨痛过往,定储君一事,总是要先行快速抉择的。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既言快速,却也从夺回皇位的正月,一直持续至定下水祭木祀的猛暑,已然羽化的丘真人,于此亦颇有些助力。

若不是凭他那一手推演命数的道法,以及点到为止的提议,依立长不立幼之礼法,二子便已然得到储君之位。

偏偶然上翠峰山修养,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