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往事聚烟(1 / 3)

初唐异案 伊岛甫 988 字 10个月前

只以曾经而言,长安之于颜娘,一如颜娘之于长安。

然所谓开悟,有时只需一瞬。

于如今颜娘而言,当初的“幡然醒悟”皆源于知晓自己身世的那一刻。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明面上,世人皆以趋炎附势为耻;暗地里,寻常、哪怕是稍好些的人家,谁先攀附上权贵,谁便有先行鸡犬升天的机会。

因此在大唐还都如此要事上,可谓近百年之大变革——“世人都如此说,便知这不过是**一则”。

打小就开始混迹于长安街头,颜娘见过无数满怀期望的人,最终堕入深渊。

这些人唯有共通之一处,便是直当一国之运,即为自身之命。

与国运相联的只有能决定国运之人,岂与寻常个人之命有分毫关联,由此那些满怀希冀的,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颜娘每每想起自己还算丰衣足食的幼年,又联系到彻底记事之后的饥寒交迫、露宿街头。

这般落差皆源于,自己出身的那小官小宦家族,一族之长偏以为武后称帝,功在千古,便置下万千家财,攀上了武氏一族的旁系。

只当他日武后千古,武三思、武崇训终将继承皇位,由此自己一族也将飞黄腾达。

谁又知,彼时庐陵王——当今圣人被传召回神都,不多时即被封为太子,即便如此,颜**族人也未放弃过自己那番鸡犬升天的大梦,只以武氏与太子、太子妃韦妃交好,将来登基,总少不了与武氏一族相关之人的荣华富贵。

而荣华富贵的部分,对那时尚过于年幼的颜娘,就似白驹过隙一般,稍纵即逝。

真正待到颜娘懂事时,家中状况已然急转直下。

武氏将过多精力都放于朝堂之上的党争及拉帮结派,谁又顾得上一个曾经倾尽家财只为成为门客的人。

很快,更大的打击即至,“神龙兵变”剥夺了武氏一族主导朝政的最后希望,虽未尽失去所有,但上好的大周江山,转眼间还回大唐,且朝堂之中自己一方,还立有韦氏一族。

更莫提,站于对立一面的显唐一方。

最终,真正致命的,便是还都。

原以为,圣人决心自东都还都长安,势必将恢复往年光景,重用在长安亦多有布局的武氏。

可事与愿违,又或是说武氏操之过急。

在大举东都水祭及吟天殿一事上,武氏太疏于看管,且与韦后勾结在一处,保有过多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