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 用于一时(1 / 3)

初唐异案 伊岛甫 1322 字 10个月前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一直为深受敬伯父照顾而无以为报的刘利兆,在对方说明后,毫不犹豫地将被交待的事应承下来,并很快着手去做。

“你言,若要使城中街面安定,最初一步当如何?”敬晖问刘利兆。

“当使恩惠,笼络人心,使……”他答得异常不确定,只能照着一些道听途说的“治理大道”与闲时看来的书中文句,予以回应。

未等他说完,敬晖就打断了他的话,“问的是使街面安定,若城中无乱,又何须安定?”ъìQυGΕtV.net

“城中若乱……此乱所指可是……?”小时留下的兵乱记忆尽数浮现在刘利兆脑中,面色不禁变得有些黯沉。

敬晖知一旦提起作乱,刘利兆就会像往日一样,难免联想到导致当年自家败亡的兵乱,但不克服这处心魔,欲在东都行的复唐要件便无从着手。

“若要成事,怎可受困于过去?”再见这份踟躇,他选择激刘利兆一步。

“只是,城中若乱,又将有多少人家将蒙难……”这位年轻人口中喃喃。

“旧唐改周之时,犹如快晴转而骤雨,时局不定,上如何可及顾下,故而国中处处生难,如今大唐或将光复,万事归于当初常态,又怎会再生曾经之乱?”

“若是担忧人命受损,则更需你这般,知人祸惨烈而必将对此多加留意之人,加入安定城中之事。”年轻人持续的犹豫让敬晖不免语气缓和下来,已有些好言相劝之感。

身份证-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伯父于我有似再生之恩,言既至此,利兆只遵伯父吩咐便是……”想到敬晖对灾民、难民一贯毫无分别的举手相助,知他不是会因复唐,而至民众于不顾之人,虽心中仍有顾虑,但不再纠缠于一时,只等敬伯父将要行之事说明。

除此之外,不只是自己,还有胞妹,都受敬晖数年看顾,从未向此兄妹二人索求任何回报。

这时敬晖将希望刘利兆相助的意愿主动说出口,想必事先已经经过深思熟虑,自己再因“心魔”为由不予回应,于情于理都不是常人该对有恩一方的回应,因此便顺势将伯父所言,承接下来。

为表明诚意,他又主动问到,“最初一步当如何?”

敬晖卸下以为此事不成,要寻他法的忧虑,率直地回答,“初一步即你不再是你。”

玄而又玄的一句,让刘利兆不知该如何回应,“吾非吾?利兆愚笨,不解其中深意,还望伯父为利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