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 道法自然(1 / 4)

初唐异案 伊岛甫 1553 字 10个月前

“你二人都知晓本朝‘二圣临朝’一事否?”雍王一番动情后,接下源阳将准备在手上多时的帕子,由他擦过泪,恢复常态,向姊弟俩问到。ъìQυGΕtV.net

源阳、源协忙不迭点头,生怕晚了,雍王又要生出些多愁善感来。

“既知,尚能明白我眼下这番话。”

雍王吐纳一回,“那日在朝堂,诸臣对还都长安与否争执不下,韦后、武三思却于僵持不下的最终时刻一改故辙,认同还都一事。你二人定疑惑为何,那就要从彼时明堂纷争结束说起。”

“如今看虽非秘辛,但此确为圣人与我私下交谈,他人未必知晓,听罢切记勿与无关者言说。”在正准备谈及正事时,他又提了一句保密的事。

随他口中所言渐渐展开,洛水之上那吟天殿的来历逐渐明晰。

圣人决定往翠峰山玄元皇帝庙寻丘真人,求问还都长安吉日吉时,但未决定与他一同前去的人选——韦后自不必多言,张柬之、敬晖、崔玄暐等一众年上功臣去与不去,都由他们自己定,武三思于武后朝曾任礼部尚书,与丘真人多有交集,且他还为朝堂另一派头脑,倘若还都之时定下,件件后续事宜还需他与手下,四处张罗,此外还有丘道人亲言“颇具道根”的安国相王“武轮”李旦与雍王李守礼——尤其以相王为甚,常有相王府内官不远迢迢从东都城内驾马疾奔而来,只为劝自家主子返城内料理家事,“顺带”上朝议政,其因竟然是相王想在翠峰山老君庙替丘真人打扫庭院。

如果对不愿参政,宁愿清理道观的相王说要往翠峰山去,他自然不会拒绝。如此算来,将往的人数足有十数人之多。

同去之人,最好都是真人乐于一见的,否则以真人的脾性,谁都不见也是有的。

对此,众人大多心中都有数,即便对真人并不清楚,多少也略有耳闻——真人在自己瞧得上的人前,喜动不喜静,且越是热闹,越爱显神通;一般时候,对无关紧要之人避而不见,无论尊位至极,还是富可敌国,除非实有人命关天的要事求他,否则一概回绝,宁愿安于林中打坐,也不问任何世事。

这一点导致圣人在抉择谁将同去翠峰山,犹豫不决。

圣人为太子时,久处软禁氛围,导致行事都要一思再思,患得患失,对凡事都拿不定主意,大多时刻都需韦后在一旁参谋。

得到皇位之后,他对还都一事,本就意向不明,举棋不定,但甚至自己内心深处更倾向于能回到出生地长安。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