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明堂纷争(1 / 4)

初唐异案 伊岛甫 1553 字 10个月前

神龙元年初,太初宫上的圣人攥着一封奏书,纸张发出细微的摩擦声。他眉头紧锁,无神地盯着殿门外一片光亮。

殿内群臣鸦雀无声,一些体态魁梧平日粗声出气的武将更是屏住呼吸,不耐烦且不安定地轻摆着身体,宦官和宫女全身上下只有眼球在慌张地环视四周。

圣人长吁一口气,从才坐稳数月的龙榻上,略微直起身,把奏书扔在一旁,手重重地拍在奏书上,群臣中传来脚步后退的窸窣声。

“文武群臣之中,此时仍有武周前嗣圣年,朕那时在位,就立于朝堂之人。复位以来,唯尔等所奏此一事,迟迟却不可定下,整日在这明堂争执不断。如今五月将近,朕问问诸位卿家,如今之事,到底几时才有结果!?”圣人已过天命之年,声音一如被长年软禁时的虚弱,却字字咬于齿上。ωωw.Bǐqυgétν.net

奏书中所述一事,乃自“神龙兵变”后,五王助圣人登基,纷纷进言:愿以武周之终为大唐之始,将都城回迁长安。

彼时张柬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崔玄暐五人,对东都形势大有顾虑,前有京城长安玄武门之变,后有神都武周代唐,数宗夺权惨案皆生于内部。

而五人所想到的应对办法,则是还都,原因有三。

其一为大唐由高祖始建于长安,而后因高宗朝,武后心有以周代唐之意,才设洛阳为陪都,后称帝迁都,定“神都”一名。论及大唐根基,依旧归属于长安。

其二则是东都内,各方势力龙盘虎踞,尤其武氏遗族仍在城中、朝中尚有举足轻重之地位——凡事在东都,若离了武氏的支持,都难以施展拳脚。如若还都,此状定能纾缓,之后再择机慢慢将武氏手中权力释下,亦不会如在东都一般,受到极大阻力。

其三——圣人之圣意,当今圣人诞于长安,继位不足两月便被废为庐陵王,辗转于均州、房州各地,过着颠沛流离的幽禁生活,如今复位,返回生身之所无可厚非,助圣人复位时,敬晖、袁恕己旁敲侧击地询问过,以圣人之意,东都、长安都有何处讨圣人欢喜。

圣人彼时只回一句,所言之意甚为明了,“东都洛阳,听为落阳——日升为阳,为阳却曰落。岂不祥之状,难与‘长时于安’之长安同日而语。”

当时在场的只有即将成为皇后的韦氏,她虽未言语,也未见何神情,但眼中轻蔑。

此后,还都长安一事几乎日日在明堂之中提及,诸臣对还都与否、何时还都等疑问争执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