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奇巧之遇(1 / 4)

初唐异案 伊岛甫 1638 字 10个月前

源阳、源协本以为在水道两侧搜寻线索,会一路无阻。

走出一段才察觉,水道上有武侯正乘轻舟小船,利用火把与灯笼照亮水道两岸,似也在找寻蛛丝马迹。

源协隔老远,与小船上的武侯套了个近乎,才欲加入,却被武侯制止。

岸上随船只而行的武侯,也很快将他拦下,众人言下之意是裴大理寺卿下令,此时除找寻线索的武侯,任何人都不允许靠近水道一带,更不准随意活动。

早先在裴谈那儿被小看、揶揄,这时又在武侯处被拒,源协心有不忿,准备上去理论一番。源阳在一旁拉住他,“与他们起什么哄,闹了就能让你上船四处去探?”

也不由分说,源阳径直拉住他,一路沿着河道往外去,逢人便问敬大将军在何处。

“既不让我俩调查,因而我二人此时只能站在敬叔父面前。”源阳回避了敬诚问他俩究竟浮尸一事有何眉目的问题,转而抱怨了一通在水道旁的遭遇。

“岂有此理,同时为浮尸一案尽力调查,且之前就言只此一晚,怎裴谈还如此横加阻拦。”敬诚手握刀把,将其一横,“我领你二人去,方才欲往何处?”

这时,源阳才给源协递了个眼神,他很快会意,“并非往一处,只是在那浮尸之上寻得……”说着说着,就见坐在几步外的那些人直着腰往前探。

敬诚手一挥,随行而来的兵士很快站成一列,挡在他们三人与众人之间,源协安下心来,缓和声音,“寻得与河岸擦碰痕迹,且见起泡浮之状,似早置于某处水中,藏匿多时。”

见敬诚似懂非懂,源阳将前因后果和全部细节再次说与他知,得到的回应却超乎预料,“方才这帮留于此处的书生,其中有人言,有暗流升至地面水渠,似作阻塞状。”

“水渠在何处?”姊弟二人异口同声。

敬诚将队列拨开,把房备德叫到跟前,直截了当地问方才说的水渠在何处,“若你所言确有其事,不仅立刻放你归家,还许你些金银钱币如何?”

“将军莫折煞房某,在下乃一介书生,岂能以助将军查案,换取金银。”房备德倒是个审时度势之人,猜到眼下状况的大概,以假意推脱,意图换取更大回报。

“哼,你倒是个聪明人。带路吧。”敬诚转向自己的四十名亲兵,大喝一声,一齐走向坊门内。

洛水自新中桥西侧流入南城,于惠和坊中,水流自西向东贯穿整坊,在才入坊的几曲处,因地势原因,为暗流,流至聚艳楼所在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