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试着渔翁得利(1 / 3)

短跑之王 写作小林 1094 字 10个月前

并非指的是陈汉良跑过第一圈四百米项目的节奏。

而陈汉良跑过第一圈四百米项目的节奏,大抵是在53秒左右。

别看陈汉良、林凯和胡思微三人的位置贴的非常紧,但这不达标选手和选手之间没有差距。

三百米也不过是短短几十秒的时间,观众依旧是兴致勃勃,注意力集中在田径场上,选手的跑动当中。

跑在第二的师弟林凯实在是明显,徐蔡想不找到林凯都难,第一是林凯的身高,第二则是林凯的华夏红运动服。

跑在第三的胡思微,是在观众席上的徐蔡所担心的。

毕竟胡思微算是真真正正意义上,处于国内一小撮最顶尖的八百米项目选手。

说句难听的,国内的八百米项目运动员水平,和国际上相比,天差地别也不为过,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所以胡思微这样实力的八百米项目运动员,一只手数的过来。

甚至还有些已经不打算继续参加比赛的。

毕竟哪怕是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运动员,最后都避免不了面对现实这个问题。

现实和伤病,永远都是运动员前进路上最大的阻力。

跑在第二的林凯可不是运动员当中的傻白甜,自然是可以意识到胡思微为什么不超越自己。

无非是和自己有着同样的想法,都将陈汉良当做了第一圈四百米带节奏的工具人。

而跑在第一的陈汉良可不这么认为。

毕竟第一名的位置,带给陈汉良的是一种自信。

决赛选手名单陈汉良当然也早有看过了。

胡思微的实力固然很强,但却也不代表没有可能。

作为运动员从来都不怕挑战这些权威。

实力很强又怎么样?

没有到终点线之前,一切都皆有可能。

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陈汉良有段时间没有和胡思微碰到一起。

进入到了最后直道一百米,这一百米过去,就是第二圈四百米。

说实话陈汉良对自己第一圈四百米节奏的把控能力并不算好,主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陈汉良会受到田径场上选手的影响。

就好比现在,陈汉良总会不由自主的比平时的第一圈四百米节奏更快。

可能是第一圈四百米节奏更快,可以给陈汉良带来更多的心理安慰。

运动员终究不是机器,所以并不能按照自己所想的一样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