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清代的明朝文物(1 / 3)

毕竟杨世奇是港城的地产和金融大亨,最赚钱的两个行业的领头人,在内地几百块钱的价格,他完全不放在眼里。

也是六年前的一次巧合,他发现内地竟然有如此性价比高的拍卖行。

在港城,他们虽然可以明目张胆的参加拍卖会,但里面的价格非常高,至少也要几千港币,才能买下一件像样的古玩。

和此刻的内地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投入大量的资金到内地的地下拍卖会,用极其廉价的价格拿下文物,在高调的送给英国博物换取爵位。

要知道这时候的港城,英国公民的身份就高一些。

尝到了甜头之后,他更加热衷于来内地,甚至为了获得名额,参加了多起慈善捐赠,美名在外。

但他的这种小手段,林然已经见的太多了。

人们的目光纷纷看向杨世奇,他却显得很淡定。

拍卖师说道:“三百五一次,三百五两次,三百五——成交!”x33

虽然没有人跟拍,但第一件文物总算是卖了出去,杜天心里松了一口气。

第二件文物被推上来,人们的反应就不一样了。

在欧美人心中,华夏最精美的就是瓷器,因为他们的名字和瓷器一模一样。

此时摆在拍卖桌上的,是一个高三十厘米,直口短颈的青花大罐。

拍卖师介绍起了文物:“这是清雍正时期的青瓷罐,是宫廷的产品。”

造型端庄而又饱满,通体绘着青花的装饰。

和平常见到的青花瓷不同,上面的花纹颜色清淡,且呈现为灰蓝色。

是用青料烧制而成,顶部绘着忍冬纹,**则是牡丹缠枝,腹部是松竹梅纹,在底部,还环绕着莲瓣。

这件文物,采用的是三段式布局。

这种布局方式非常考验画师的技术些纹饰,充满了古朴之气。

林然当天晚上细细观察了青花瓷器。

这件瓷器,虽然是清宫的藏品,实际上是明朝永乐年间的官窑作品,因为其线条使用的是外粗内浅的画法。

而且,当时他注意到,青瓷大罐釉色是白中透青,在聚釉处仔细观察还有淡淡水绿色,正是宣德年间文物的特征。

当然,他没有提,王东也没有看出来,他们收来的时候,对方商会只告诉他们这些都是清朝的文物,他们便往这个方向进行鉴定了。

杨世奇对这件文物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