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合柱鼓卯,古人的智慧!(1 / 3)

第一百六十六章合柱鼓卯,古人的智慧!

葛仙寺大殿虽然不大,尤其是楼高接近二十米,想要爬上屋顶横梁实在不容易。

才爬上横梁,林然的手还未搭上去,就扬起一阵灰尘,让林然呛得差点睁不开眼。

“咳咳。”顶着灰尘,终于小心翼翼地爬到了横梁之上。

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

横梁上一直都没有被打扫过,坐上去感觉灰尘都有一厘米厚了。

拍了拍**上的灰,林然向着边缘处移动过去。

打量四周,不由地皱起眉头,因为到处都是蜘蛛网,还时不时能看到奇怪的爬虫跑过。

林然每次移动,都会感觉横梁在晃动。

毕竟是活扣结构,活扣快松了,支撑力度大不如从前。

横梁使用的木头材质坚固,经历过历史的敲打,依旧坚挺。

林然不由的佩服起古人的智慧,当时可没有钢筋水泥,更没有框剪结构,想要建起这么高的寺庙,需要每一步都构思好。

只要有一点差错,整个房屋都会坍塌!

埃及金字塔被称为建筑史上的奇迹,其实华夏的寺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年可没有起重机,也没有塔吊,想要盖高楼,得靠脚手架一层一层的建起来。

想要修缮更是难上加难!

林然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唐代,最初葛仙寺在建造的时候,一群僧侣扛着木头来到高山上,一步步构建葛仙寺。

别看木质房屋设计不难,脚下的横梁重量不一般,能够支撑衡量和他个人的重量,只因为两侧榫卯相承。

即便一侧榫卯因为腐朽而断裂,还有另一侧可承重。

但经历了地震之后,两侧的榫卯都开始松动,确实需要进行修缮工作了。

好巧不巧,正好碰到了破除封建迷信的时代,没有建筑工程师愿意接寺庙的维修工作。

不像林然那个年代,国家意识到寺庙也属于历史文化产物,只要方丈提出申请,相关部门就会审批经费,并且安排专业人来修复。

如今的葛仙寺,完全靠僧人自筹资金,同时雇民间装修队进行维护。

也算是难能可贵了!

林然刚爬到横梁的一半,忽然感觉横梁下沉了些许。

让林然不由得内心一惊,幸好,横梁只是略微下沉,就没有在下降了。

可想到适才的情景,林然还是有些背脊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