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水能载舟(1 / 3)

眼下离年节已近,这些学子若是回家去,不一定能在除夕节前赶到家里,且过完年二月就开始春闱,来回花费的时间并不少。

偏远地区的学子,甚至需要提前一个月就赶路进京。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晏姝让人给所有腊月里重考的学子每人发了十两银子,他们可以自行在城内住下,并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准备功课,以应付来年的春闱。

学子们感恩皇后陛下,因为这次重考对他们来说,本就是绝处逢生的转机。

原以为今年已经断送了科考入仕的资格,没想到皇后会如此重视舞弊之事,不但给了他们重考的机会,还把那些参与舞弊的官员皆绳之以法。

这种大快人心的决定,让学子们对皇后的好感直接上升了无数个度,说视若神明或许有些夸张,但感激敬重却是货真价实。x33

年节前后,皇城内不知是谁开始写文章歌颂皇后,说大楚有如此圣明国母,是读书人的福气,更是天下苍生的福气。

皇后心怀天下,社稷必将繁荣昌盛。

一传十十传百,在那些学子们刻意传播之下,皇后之名传得沸沸扬扬。

待在宫里的晏姝,自然也知道了这些传言。

“天下读书人是一家,他们团结一心,笔杆子就是就锋利的利器。”南歌坐在一旁给晏姝整理奏折,嗓音平和含笑,“此番陛下抗住压力,处置了那么多**,为天下学子出一口气,这些人顺势歌颂陛下,一来对陛下积攒名望有好处,二来也抨击了那些**,让朝中一些大树不敢轻举妄动。”

晏姝批阅着奏折,闻言只是淡淡一笑。

惩治科举舞弊一案本就可以收服学子的心,毕竟这些读书人未曾踏入仕途之前,大多抱着一腔热血,他们想要效忠的是圣明之主。

只有一个圣明的君王,才能让他们一腔报国之心有施展余地。

但是对晏姝来说,这些歌功颂德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笼络学子,培养自己忠诚而坚实的人脉,才是她当下要做的事情。

“年节要到了。”元宝躬身请示,“今年的除夕宴,陛下可有什么指示?是办得热闹点,还是……”

晏姝目光微抬,沉吟片刻:“宫宴按往年规格举办便可,进宫敷衍的帖子由南歌负责拟定。”

“是。”

晏姝起身走到窗前,推开雕窗,冷风瞬间从窗子灌进来,从脖颈灌入,带来一阵阵逼人的寒气。

“外面太冷了,陛下当心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