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 / 3)

东京文娱教父 司马圭太 1188 字 10个月前

刚刚公布的时候,业界还一片唱衰之声,觉得银行职员的故事有什么好拍的?

结果《半泽直树》第一集刚刚放送,除了取得亮眼收视外,也给了业内不小的震惊。这故事和展开实在是太精彩,太引人入胜了,简直比推理剧还刺激。虽然首集的收视率还未破三,但是已经有很多业内人士给出了自己的判断:这部剧的收视率一定还会持续走高的,总收视一定是不会低的。

事情也的确如他们预测的那样,《半泽直树》延续了月九的高收视,而且从收视表现来看,似乎还有超越《无家可归的小孩》的趋势。

对于很多文化创作领域的从业人员来说,所谓的把握流行,在他们的眼里就是跟风,反正跟着藤原圭超级千里**蹄印走,总归不会有大错。

于是许多跟风之作开始产出,甚至就连剧名都仿照《半泽直树》,用主角的名字来当剧名。x33

“不继续拍职业剧?”小林修造道,虽然也有这個心理准备,藤原圭素来的习惯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几乎每部剧的类型都不重复。就是为了防止跟风,以及观众看腻某一类型的剧。

在平行世界,富士台的月九剧也曾名噪一时,几乎是同时段其他制作人不想直面的庞然巨物。当时的月九剧主攻爱情剧,诞生了无数日剧爱情经典,《悠长假期》、《东京爱情故事》、《101次求婚》等。

可是到后来,富士月九剧开始出现颓势,虽然他们的爱情剧愈发地精良,但是观众似乎对他们的剧失去了兴趣。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单一类型的剧的确精准定位了受众,但也让一些对该类题材不感冒的观众彻底远离了富士月九剧。

而对爱情剧感兴趣的观众,实际上也无法保持对某一类型的绝对专一,时间一久,也想换换口味……

所以后来,富士月九剧的收视率也一天不如一天,富士台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转换思路。

这是一个教训,创作者可以专精一个风格,但是平台也这么做的话,就有风险。

而藤原圭也正式吸取了这一点经验,于是他所拿出的作品都不是单一类型,这既是为了福山台打下良好基调,也是为了自己考虑——光是写爱情剧不足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只有足够丰富的类型,才能奠定自己全能编剧的名望。

而且,马上市面上就铺天盖地地都是职业剧……让他们在职业剧这条赛道上玩儿命卷吧,我换一条路走。

于是藤原圭打算再回到最开始的类型,纯爱剧,再加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