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越是顺利,越是有人心里跟打翻了醋坛子一样不是滋味(1 / 3)

秦政带着飞字部、奔字部和新军在北面高歌猛进,长安的局势也逐渐稳定起来。回长安不过月余,程凉就已经将朝中的事情理顺了。

许墨林接手六部半年多,做事中规中矩。

虽然有些事情需要多花口舌跟他说明,但总的来说这人可以沟通。这就很足够了,毕竟大秦是个极为庞大的帝国,她就是再着急,也不可能一锤子把现有的框架全部敲碎。

朝廷日常的事务还得进行着走,有许墨林卡在中间,数以万计的寻常官员也能多少有点点安全感,不至于每天都在要下岗的恐惧中无法正常办差。

而真正大刀阔斧在进行改革的事情大都是直接对她、阿宽和小皇帝负责,目前都是以一种半公半私的状态在进行,钱和人都不太经过六部。

随着世家式微,各地的豪族、大宗、乡老、士绅也都重新认识到了朝廷的强横,反过来作用于中原、楚北二道,让马季他们的农业推广更加顺利。

就在程凉启程回长安前,今年第二季的土豆已经开种。

虽然说想要达到后世那种亩产六千斤,一年两季随便收的程度还需要努力,但马季和芙蓉的方向是对的,程凉就相信他们肯定会找到最适合农业种植的办法。

唯一的瓶颈在于人手。

种地的人不缺,监管和搞宣传的人很缺。

为了保证农社的质量,程凉叫停了他们的扩张,暂时就做好中原、楚北两道也就够了,不考虑生活水平的话,后世三个省的范围足以养活目前大秦所有的人口。

南边的稻米贸易搞得也很红火。

大概是南洋的土霸王们相信程凉是准备放养他们,放松了警惕,程振斌和华林又可以给她写信了。

信里面说,周承修在苍梧城中宣布了程凉要跟南洋群臣谈生意的懿旨,程振斌以南洋都督的身份传达了这份指令,然后周承修继续南下在逐日城跟程家几位族老级别的岛主进行了会谈。

会谈的具体内容周承修那边报告过了,那些岛主跟程凉猜想的差不多,他们不想要受朝廷管束,但总的来说也不太想要造反。

在海岛上生活的最大缺点确实就是物资贫瘠。

不是穷,是贫瘠。

有钱有权也买不着东西,所以他们对于通商这件事的需求很大,以前需要防备朝廷,只敢偷偷摸摸私底下搞,现在朝廷发了话,他们就可以大张旗鼓的搞。

这很合他们的心意。

除此之外,程振斌在信里还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