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听你这话可不像是没读过书的(1 / 3)

蔡逸确实是闻名整个洛阳的美男子,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说的大概就是他这样的人,无论是生气也好,忧愁也罢,他的每个表情和动作都让人觉得如春风和煦,如春风徐润。

他站在堂屋中间,推金山倒玉柱般跪倒在地,双目含泪:“草民蔡逸,斗胆替槐树他们求情,还请太后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他们又并不知道皇上和诸位公子姑娘身份的份上,饶他们一命。”

程凉呷了口茶:“你认识槐树他们?”

“认识。”蔡逸答道,“黄河年年都泛滥,并不只是今年。林当然他们在的时候并未曾赈济过,每年都会死不少人,即便是活下来的,若是不能在入冬之前找到藏身之所,也难逃一死的命运。

槐树他爹本来是个河务官,元和十年发大水,他带着河工去抢修河堤,结果堤坝决口,他爹和几十个河工全部被冲走了。当时的州牧想着人都死了,直接便将河工半年的饷银和安抚的费用全部扣了下来,还说是他父亲指挥不当,才导致大坝决口,不但没有给他们家补偿,还把他们所有的钱财都拿去赔偿大坝的损失。

槐树那时候才五岁,天天都有人去他家闹,要赔偿的银子。他娘带着他来洛阳找述冤,连林当然都没见着。洛州的城防官打了他娘五十棍,他娘回去没多久就死了。

后来,他被他父亲的一个好友收养,那人也是个河务官。太后或许还有印象,元和十三年决了一个很重要的大堤,一瞬间就演了沿河七个县城,死了好几万人。先帝爷下令严惩,他养父在其中,全家都被砍了头。只有他没有改姓和民籍而没有被株连。

后来他就混迹在洛阳流民区,这孩子识字,会功夫,又讲义气聪明,在流民区渐渐就有了名气。我和父亲经常到流民区去施粥布药,次数多了,自然也就跟他熟识几分,书院里有什么能让他们做的活儿,也会让他们来做,变相的给他们些银钱。

槐树他照看着很多孩子,干活一直干得很好。太后,他们并非不学无术,不讲理的孩子,偷人东西定是出于无奈,草民让他们将东西还给皇上,给皇上磕头认错,哪怕让他们去修筑城墙、流放远地,也请留他们一命吧。”

蔡逸伏在地上,一下一下的磕头。

他心里知道,不管这些孩子知不知情,殴打皇上便视同弑君谋反,乃十恶不赦之大罪,这些孩子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便全在太后的一念之间。

程凉想的却是另外一回事。

“除了槐树,其他孩子你可有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