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程太后的上班日常(1 / 3)

高无咎离开之后,萧尧臣才重新开口:“太后是觉得那三箱罪证,是杨询放进密室,然后通过镇国公家庶孙将他引去发现,而送到朝堂上的。”

程凉勾了勾唇:“镇国公未必是被引去发现的。哀家只说他没有杀人,却没说他没有参与其他的交易。但那不是高大人的事儿,而是你的事儿。那三箱东西的重要性不光是你,包括孙启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首先,子虚乌有的那三**,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他们是被陷害的,既然用编造的事情来陷害他们,就反向的说明他们确实没什么对不住朝廷的事情,且不是孙启那边的人。这批人对于我们而言,岂不是可用之才?

其次,风闻不可察证的三成,或许也是被陷害的,但更大的可能是他们与孙启关系不错,利用此举迷惑朝上诸公的眼睛,来掩盖孙启结党之事和让你们掉以轻心,以掩盖他们身上更多的罪行。这批人需要着重观察,细细斟酌,观他们日常行事,判断是前一种还是后一种。

再其次,是那些私德有亏,可大可小的人。孙启辛辛苦苦做了这么个局,又熬了两天两夜都想要把主查此案的差事拿到手,必然不是只为了陷害那前面三成的人。若这些人的把柄落在他孙启手上,且罪行可大可小,那么他们选择的余地便也就不多了。哀家以为,这些人或多或少有问题,但却也有能力,正是孙启想要拉拢的。

程凉顿了顿,不紧不慢的又拿了牙西瓜:“最后,还有一批人——是这箱子里没有的。他们要么官职轻微到对朝局完全不影响,要么就一定是孙启的死党!”

萧尧臣目瞪口呆。

他当了十几年官,直到此时此刻才明白什么叫做官场学问。

“所以,哀家刚才说的你都听明白了。下去按照这四个分类,做名单交上来。对第一批人,我们可以酌情任事,观他们的品行能力是否真的值得任用;

对第二种人要重点严查,该抓抓,该杀杀,咱们大秦不养蛀虫;

对第三种人同样要仔细观察,看看他们这‘私德有亏’是亏在什么地方,若只是品相不好,尚可以做菜,若是烂到心儿里,那不好意思,同第二批一起干掉了事。

至于最后一拨人嘛……你把名单拿上来就行了,哀家看过之后再想该如何处理。”

处理完这两件紧要的事情,程凉让有福把奏折搬上了,开始处理重要的事情。

春日最重要的是春耕,夏日最重要的就是水利。

萧舜臣这个新上任的都水监使者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