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哀家的选择看上去还真不少(1 / 3)

“这次及第的人里面,出身寒门的是六十五名,士绅乡宦的七十四名,勋贵世家的也是七十四名,还有四十五名是现任官员子弟。”许墨林捧着册子在凤鸾阁说新科进士派官之事,“按照惯例,一甲三人和二甲前十名入翰林院,二甲后四十名留在长安任各部司任属官,三甲之后皆补各州县实缺。柳大人已经拟好了名单。”

程凉没有接柳天明递来的册子,她喝了口茶:“去年一下子就缺了四道府正,吏部可补上缺儿了?”

“除了中原道还在由岳庭渊兼任之外,东山和楚北都是按照惯例顺次补上,此事杨大人写了折子给许丞相,已经落实下去了。”柳天明答道。

“那余临道呢?”程凉淡淡问道,“严仲平和余临王家意图谋反这么多年都没有人告诉朝廷,想来那些人也不太可靠吧。”

“太后说得是,余临道当由朝廷选派新的府正。臣等今日忙着改元和科举之事,还没来得及把拟好的名单上呈给太后。”柳天明早有准备,从怀里抽出名册递了上去。

程凉打开一看,差点没笑出声。

给她的选择还挺多,足足有十个人。

分别姓王、谢、袁、萧、周、吴、朱、顾、陆、宋。这十姓皆是长江两岸的世家,家族渊源可以追溯到汉初甚至大楚。在仁宗之后,他们快速崛起的,与东山八大士族和关中五大望族齐名,被称为江南十姓。

不过区别于东山和关中的是,这十姓只是在民间声望很高,但没什么**地位。他们在圣祖开国时没出过什么力,家族再往上数也没有什么帝王将相,总的来说更像是比较巨型的乡绅,靠着舆论声望和收买民心来立足。

呵——

这些人是以为余临王倒了,余临就成他们的私人领土了吗?

“哀家以为,这都改元平泰了,就该有些新气象。现在整个国家哪儿都缺人,哀家看这些爱卿在这里任上干得都不错,没必要挪动——那位今科状元陆倾和这位陆义府可是亲戚?”

柳天明摇头:“陆倾是海越道台山县人,陆义府是余临吴郡人,即便是有亲戚关系,也相当远了吧。”

“哦,那正好。余临人多有牵扯进余临王谋反之事中,这会去的府正肯定得要彻查,得罪人的差事本地人做不合适。哀家看,干脆就让这位新科状元去吧。”x33

“不可!”柳天明脸色一凛,正气十足,“状元郎有才学不假,但毕竟没有任过官,没有经验,骤然让他管理一整个道,势必要出岔子。请太后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