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于清(2 / 3)

大景巡夜人 藕池猫咪 1158 字 4个月前

着,弯腰看水中,江上水浪翻涌,看不太清。

她苦笑对赵鲤道:“多谢姑娘宽慰。”

说上了话,气氛缓解了些。

赵鲤道:“你将脚放入江水之中。”

“可暂时遏制涨势。”

懒妇鱼在陆上如山猪,在水中化大鱼。

要恢复吴老四初见她时那般,须得水中游一遭。

就像重启机器。

阿润闻言,在赵鲤的帮助下艰难移动。

她压在竹筏上,若坐到一边,竹筏恐翘起沉没。

赵鲤扶着她,让她尽力将脚探出,身子躺平。

如此虽一边吃水中,但竹筏也不至倾覆。

阿润脚入江水中,寒凉的江水却让她舒服喟叹一声。

赵鲤取了被子给她盖上。

这才坐在她身边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她亮了一下巴掌大的狴犴腰牌,道:“告诉我,若有冤屈我替你讨公道。”

赵鲤的话说得掷地有声,手上的小腰牌也叫阿润生出了些勇气。

她微微侧身,依偎在赵鲤旁将故事道出。

阿润是吴老四后来帮她取的名字。

她本姓于名清,盛京京郊德化乡人。

于家原来是专门的造镜官匠。

官匠每月由户部支米,日给柴米盐菜。

隆庆初年时翻修宫殿,一个工匠在干活时倒下暴毙。

经查证,竟是生生饿死。

这些官匠在轮班输作时得来服役,该拨付给他们的米粮却是没见着。

官匠世代承袭地位低微,饥寒窘迫,时有隐冒逃亡。

从此事开始,由沈之行上奏,请将半数官匠放归民籍,隆庆帝允之。

于家就是那时归民籍,定居德化县。

当时同放归民籍的还有妆銮匠户杨家。

镜匠于家和妆奁匠扬家,作官匠常有合作机会,两家交好,约定于家女阿清和杨家子杨遂在成年后完婚。

放归民籍后,于家依旧制镜为生。

但杨家却不一样,杨家子杨遂五六岁展现出些读书的才华。

科举考试换门庭,是每一个大景百姓的梦想。

杨家倾尽全力要养出一个读书人,盼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杨遂也算争气,十六岁考中了个秀才。

照理说和于家的婚事,因门第要生出些波折。

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