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僧人(2 / 4)

大景巡夜人 藕池猫咪 1278 字 5个月前

婆所给的第二个提示。

左手握拳,右手在拳上轻敲。

结合米婆吃斋念佛的习惯,这动作就是在敲木鱼。

赵鲤执着犀照蜡烛,在屋中四处寻找木鱼或是与木鱼相关的东西。

只是这破漏小院转了遍,赵鲤硬是没找到任何和木鱼有关的东西。

忍不住牙疼之际,村长弱弱问道:“二位大人,找什么?”

赵鲤这才记起他,怀着些期望问道:“找木鱼,你知道在哪?”

木鱼?

村长顿了良久,不确定道“是……蒜捣子?”

赵鲤:“啊?”

村长脱口而出:“山野村里都管木头蒜杵叫木和尚。”

“大婶老寡妇什么的,夜里喜……咳咳。”

村长突然想到赵鲤是个姑娘,有些荤话说来要掉脑袋。

咳嗽两声含糊过去后,道:“捣蒜的时候,木杵杵着,可不就像和尚敲木鱼吗?”ъΙQǐkU.йEτ

村长话没说完,但赵鲤秒懂。

大景百姓真是又豪放又损啊。

虽答案野了点,但好歹有个目标,赵鲤道:“玄泽,找找蒜捣子。”

玄泽涉世未深小雏鸡,压根没明白蒜捣子和木和尚之间的区别。

他满头雾水地去寻。

最后,还是赵鲤在厨房寻到了一个开裂的蒜捣。

这蒜捣较寻常人家更大些,因干燥裂开用不上,所以逃脱了米婆亲戚的手,孤零零摆在灶洞里。

赵鲤抠了两下开裂的缝,这便发现满是灰尘的蒜杵用鱼鳔胶粘过。

赵鲤握住两头,在一阵牙酸的吱嘎声中,将这蒜捣子掰开。

旁边执蜡烛照亮的村长,险些将眼珠子瞪出眼眶。

掰开的蒜杵里挖了个洞,夹着本薄薄的小册子。

连封皮也没有,就是简单棉线装订的马粪纸。

上边写着一些小字。

村长瞄了一眼道:“是米婆儿子的字。”

米婆四十岁有余,才生下一个先天不足的儿子。

这儿子情况和李庆类似,都患咳疾。

米婆丈夫死后,一人辛苦将这儿子拉扯大。

也曾让这孩子去开蒙念书。

但这孩子实在体弱,如常人生活都难,更不必说考取功名。

最后识得些字,病稍好便在家中抄书补贴家用。

藏在蒜杵里的薄册子,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