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在科研机构的学习生涯(2 / 3)

努力。

场景的选择和影视基地的搭建完成后,沈清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在各个科研机构中游走。

在三体的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科学知识。

天体、对撞机、纳米……

沈清了解一些。

但本身还是一个文艺工作者,对于一些硬核的学术上的知识,不能够保证自己百分之一百的精通。

上两部科幻电影,《蝴蝶效应》和《量子相干性》(也就是《彗星来的那一夜》),电影中也出现了一些科学概念。

沈清也钻研了一段时间,才让自己的影片相当扎实。

可三体中出现的科学知识要更加硬核一些,沈清不希望出现一点点的差错。

而且三体的电影中,也出现了很多科研机构和大量的科学装置。

纳米机器长什么样?对撞机是什么样子?

沈清并不知晓。

网络上是找不到任何的信息的,因为像这样尖端科技,多多少少会有一定的保密性。

例如对撞机,在网络上找寻到的资料是一个几百米长的巨大装置。

可是要用电影呈现出来,美工该怎样完成这个项目呢?

于是,三体创作组游走在京城的科研机构内,希望能够和机构内的科学家学习交流。

三体并不是一个保密的项目,制片人直接找到了一些科研机构的相关部门,直接表达了自己的请求。HTtρs://Μ.Ъīqiκυ.ΠEt

想要在科研机构进行取景,并且想要跟着科学家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交流。

正常情况下,科研单位并不接待剧组。

让一些拍电影拍电视剧的人进来,这不是胡闹吗?

但当科研单位得知来进行学习交流的剧组是三体的剧组时,立刻表示欢迎。

机构内的科学家都十分的激动。

得知国内耗资最巨大的科幻电影会在他们这里取景,他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原来你们是三体的剧组,早说啊。”

“欢迎欢迎。”

沈清的前两部作品拍的都很不错,机构内的科学家也拿到了沈清所编写的三体剧本。

当他们将三体剧本看完之后,每一位科学家都十分的震惊。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像如此枯燥的科学概念,这些科学家每天都在跟它们打交道。说不厌倦,那绝对是假的。

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