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棉花试种(2 / 3)

阐述一下棉花的用途,说一说朝廷的农科所为了百姓有衣蔽体在其中做了多大的贡献,讲一讲皇帝对种棉花的人减免了哪些地方……那岂不是暴殄天物吗!

魏钰打算将棉花先在徐州拨十个县出来试种,一来是因为种子就那么多,降低一下试错成本,二来也就是想给百姓先看下成果。m.bīQikμ.ИěΤ

徐州的报纸,不仅有魏钰为棉花造势所写的那些内容,还写了幽州羊毛衣的事。

棉花和羊毛,都是做衣服的材料。

羊毛如今在幽州是紧俏货,官府收羊毛开了不少工厂,招了不少百姓干活,都是给了真金白银的好处的。

即便是有不相信的百姓,在一些商人去了趟幽州,带回来便宜又暖和的羊毛衣后,那是想不信都不行!

官府为了幽州百姓,想法子用羊毛制成衣,还开那么多工厂给百姓提供活计,如今换了徐州,等他们种了棉花后,官府要用棉花制衣,是不是也会开工厂招人呢?

百姓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有银子在前面吊着,想到好处后,徐州百姓都很积极。

特别是些有门路的大户人家,都在想法子与官府人员递消息。

——试种的县选好了没?要不选咱们这儿吧。

——咱们县土地肥沃,以往粮食都要比别处丰沃,选咱们这儿种棉花最是合适不过了。

——选了咱们县,日后官府开工厂,我也是可以搭把力的。

……

魏钰只是放出了要选十个县试种的消息,压根不需要他自己去挑,底下的人就自己争破了头,纷纷亮出自己的底牌。

他们不是为了种棉花,是为了建造工厂后那一系列庞大利益!

要说明明工厂都还没影,他们为何这么急?

呵,瞧瞧如今的幽州就知道了,从前的苦寒之地,如今倒是因着羊毛衣赚得盆满钵满。

虽说羊毛衣味道大了些,但架不住便宜暖和,百姓爱买啊,就算一件衣服只能挣到几个铜板,但买的人多了,这积少成多也是比大钱。不少南边的行商知道后,都计划着要去幽州进货。

徐州历来都是富饶之地,商人巨贾众多,他们不缺银子,也不缺挣银子的门路,但是缺一门能与朝廷挂上钩并长久传下去的稳固生意!

这棉花盛行了,朝廷是能自己开工厂不假,但这建造工厂也要钱吧?筆趣庫

而朝廷有那么多钱建吗?!

别怪徐州的商人巨贾们胡乱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