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致命脑补(2 / 5)

顽贼 夺鹿侯 1832 字 1个月前

個个大横队逼近,几个百户出身的军官已在队列之侧拔刀而出,高呼着向前涌进。

上至张献忠,下至小旗官,全军上下一致认为,这场战斗不需要花费什么力气,一次突击就能把这几百明军打得倒冲本阵。

因为他们都有典型的汉人思维。

汉人精明,哪怕束手无策的冲冠一怒,死到临头都要拿命算一笔是赚是亏的账。

所以汉兵需要做题,简单的计算题,一边是自身性命,一边是战死的意义,只有答案是死在这值,才能一往无前。

在张献忠及临洮旅旗军眼中,明军死在这场夜袭中明显不值,这里不算什么必争之地,就算拼了命来挡,一来挡不住,二来挡住了又能如何呢?

既然答案是不值,溃不成军才对。

但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信仰观念,决定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死观。

就比如巴桑麾下番兵就不问值不值,念上几句佛号,就迎着大将军炮稳步前进:这辈子很辛苦,佛爷先行一步,投胎去啦。

龙在田的滇兵,也很憨。

他们的风俗习惯,是嘲笑胆小鬼。

迎着敌军枪炮,躲闪就算丢人,是耻辱。

在此基础之上,龙在田麾下各营又都是以土目充军官、土民为军兵,军法极为严厉残忍,同时还是以宗族、血缘、乡邻、主仆关系为纽带的封建军队。

这就导致战阵上一个懦弱行为,人被军法直接处死事小,整个老家都知道是个胆小鬼,社死事

大。

就这会儿,张献忠前脚下令军队前军,阵前师襄按着杨国栋部骑兵,指派参将张云起、李祖德率六千军队分兵齐进,就看见惊人一幕。

火把之下,那些身披黑氅、头裹黑巾的土兵头目各个前出,面对汹涌而上的临洮兵,不禁不退不避,居然还各个吹着喇叭走上阵前。

兵头儿们都披着黑色大氅、穿漆绘牛皮甲,边吹喇叭边旋转起来,整个人就像一个个黑色陀螺在阵前旋转跳跃,一时间阵前喇叭声此起彼伏,转了几圈,人人拔出环首刀,竟纷纷迎临洮旅的攻势直前而上。

在他们身后两营数百滇兵也同样如此,齐弩射、列矛林、拔环刀,结成小阵迎着发起了反冲锋。

师襄哪儿见过这奇景儿,骑在马上不怒反笑,抬手指向传令兵道:“去,告诉张参将,自右翼越过这帮人,让李祖德对付他们;杨参将也去,左翼,打他后的兵!”

“不能倒卷珠帘,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