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望风(2 / 5)

顽贼 夺鹿侯 2103 字 10个月前

到加强,补给也有了新的章程,独立作战的能力变强了,整体上作战编制还没有变化。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张天琳、高应登、魏迁儿这三个大营参将是摩拳擦掌,他们的刀子已经磨利了,只等着大元帅发兵向东,看看谁能从大明身上再砍下一块肉来。

余下几名参将也没气馁,没编到战兵营的降兵还多,都被扔到甘州诸卫屯田去了,后头立了功,他们也能把手下标准营的编制整合成大营。….尽管战事封赏要等到平定甘肃以后了,但目前明眼人谁都能看得出来,这大营的参将在官衔上肯定要比标营高。

但是对甘州以东的三座城来说,就有点提心吊胆了,李鸿嗣的溃军一窝蜂地往东跑,把兵败消息传得哪儿都是,势如破竹的元帅军就像一把刀子悬在头顶。

诸卫守将夜不能寐,一连半个月,整个甘肃东部的军兵没人能睡个好觉,生怕睡熟了,到时候刘承宗的军队像潮水一样涌来,把他们淹个尸骨无存。

就在这个时候,山丹卫开城献降,仅仅三天,冯瓤跟刘承宗的书信传了两个来回,先是冯瓤派人告知山丹开城的消息,刘承宗传送回信,安抚朱侯己初降的惊惧心思,告诉他准备一份开城前夜立下功勋的名单,等他过去予以封赏。

其实山丹卫对刘承宗来说,也是个棘手的问题。

山丹卫的军官是可信的,因为朱侯己办事滴水不漏,开城前夜把卫内七名不愿投降的将官及家卷统统送往凉州,留在城里的基本上都是对投降没异议的军官。

但站在刘承宗的角度上,山丹卫的舆情很难办。

对他来说,新降军队没什么信任不信任的,确保万无一失就行了,这个时候他不缺军队,把旗军留在山丹卫很简单。

只需要把兵器甲胃战马驴骡统统调入甘州,留下农具耕牛,在甘州留驻哪怕两个千总部,就能保证后顾无忧。

但问题是,归降的山丹卫在三天里已是烈火烹油,冯瓤和朱侯己……压不住。

单就是冯瓤代刘承宗宣布山丹卫一切照旧、大元帅要旗军做好秋收准备的消息,就闹得满城哗然。

城里有四兄弟,哥哥是没实授的千户,叫李逢吉;老二是有实授的百户,叫李开肇;三弟是山丹卫学的武学生,叫李从谦;老小是没实授的百户,叫李从训。

朱侯己开城投降的时候,这兄弟四个就冲在最前面,他们要么没实授职务、要么是基层军官,历来跟底层旗军关系很好,山丹卫改旗易帜,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