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大炮一响(1 / 3)

“善,大善,果然是一等一的利器!”

“如此小巧的一门火炮,竟然威力如斯!”

……

炮声未落,赞叹声已经此起彼伏。

追随朱一冯前来巡视的官员们,虽然不通武事,却都见过佛郎机炮和红夷大炮发射时的摸样。

所以,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的神话。(注:明末文人替袁崇焕吹的牛皮。说宁远城头一炮下去,把数里范围内女真兵将全部打烂。)

大伙看到将行军炮的射程和打击结果,与印象中的红夷大炮、佛郎机炮相比较,自然也能大致分辨出其优劣。

比起动辄两三千斤重的红夷大炮,行军炮无论射程和威力,肯定都差着一大截。

可此物胜在灵活。

红夷大炮,只能摆在炮台或者城墙上,朝着固定方向开火,轻易无法做出调整。

而眼前这门行军炮,却可以由机关调整高低左右,并且还能由两个青壮推起来就走。

此外,眼下无论是福建各地的府城城墙上,还是各路海中豪杰的战舰上,装备的都以二号佛郎机炮为主,红夷大炮非常少见。

而行军炮的威力,却丝毫不亚于二号佛郎机,并且有效射程比其远了甚多。

“韩守备,不知道这样一门炮,消耗几何?”书办夏允彝最为内行,刚刚看完了行军炮威力巨大,紧跟着就打听其此物的造价来。

“卑职还没细算,费用应该在七百到八百两银子之间,加上人工和火耗,应该在九百两银子上下。”韩庆之跟夏允彝不熟,担心其知道了具体造价之后,趁机康定海商行之慨,想了想,干脆将成本夸大了十倍。

“嗯,咳咳,咳咳……”特地赶来帮忙的郑九斤,将韩庆之的话全听到耳朵里,立刻被口水狠狠呛了一下,红着脸,咳嗽不止。ωωw.

作为常年帮人跑船的老掌舵和定海商行的原始股东之一,他岂能不知道行军炮的真实造价?

福建距离倭国近,海上走私便利。而倭国盛产红铜和白银。所以,最近这段时间,一斤红铜,在福建市面上只卖一钱银子上下。

而那行军炮,总重量不过是三百七十来斤,满打满算,也就用了价值四十两银子的铜料,怎么可能价值九百两银子。

当然,你要是把两座熔炉也算上,成本肯定不止九百两。可熔炉又不是用一次就报废,每次开炉,也不只出四百斤铜水。

“九叔,小心。郑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