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理想与现实(2 / 3)

面子,他也没打算动用杀招。

那几个船坞的东主,想表达的意思,无非是行有行规。情理上可以原谅,罪过也远远达不到非杀不可的标准。

而按照《大屠龙术》,小业主和民族自资产阶级,也都是可以团结的对象。

以斗争求团结。

只要那几个船坞的主人,真的按照商场规矩来,韩庆之也愿意跟他们堂堂正正地交一次手。

一方面,可以为船坞日后的发展,积累经验。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韩庆之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

不过,很快,韩庆之就发现,自己有些托大了。

那几个船坞的主人,的确严格遵守了承诺,没有玩任何盘外招来对付定海造船厂。然而,那帮家伙,却远比韩庆之更了解当下福州一代的造船行业。

他们很快就串通了更多船坞主人,集体降价,将造船和修船的价格迅速压低。同时,又大肆购买阴干好的木料,将造船的材料成本,抬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

对于降价和提高材料成本带来的损失,各船坞无师自通地,采取了韩庆之最看不起的办法解决。那就是,一方面延长工匠的干活时间,一方面压低工匠,特别是力工的报酬。M.

如此,各船坞造船和修船,仍旧有利润可图。而韩庆之这边,以前沈家船坞留下了的订单,勉强还能保本。再想从市面上接活,无论造船还是修船,就接一艘赔一艘了。

当然,他也可以东施效颦,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工资,提高劳动强度。那样的话,就相当于几个行业内对手,大获全胜。

他刚刚在船坞中推行的改革,也无疾而终。

也该那帮家伙好运,有烟厂充当“弹药库”,韩庆之本不该为钱发愁。

可他为了加快赚钱速度,不断扩大烟厂的规模和产能。把赚来的大部分钱,又都投入到了生产建设当中,手头留下的资金非常淡薄。

而为了打响定海烟厂的声誉,永远占据香烟行业的先机。他又准许前来批发的商人们,只付四成定金就拿走货物。待下次订货之时,再偿还剩余的六成。

结果,如此一来,非但船厂没有进项,烟厂暂时也没有多少,继续维持工匠们的高薪水,账本就不太好看了。

作为账房先生,侯二孬第一个发现了定海屯即将入不敷出,立刻向韩庆之做了汇报。

没等韩庆之在心中谋划好,该采用什么手段,来缓解问题,杨伟重就开始擦拳磨掌,“二哥,要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