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废虎豹,建象骑(2 / 3)

营不可能没有损失,而精锐营的兵马也是最难补充的,或者说补充起来是最麻烦的。

就像是白袍军,别看现在人凑齐了,但刚凑上去的那一半人都还没经过怎么太长时间的训练,怎么可能和最巅峰时期的白袍军相比?

因此,李翔打算将这只虎豹骑直接拆分掉,补充他手里下的各大精锐营。这3000人分散到各个精锐营,分散到各州,没有了曹氏将领的领导,再加上晋军思想的冲击,时间一长,那自然在和曹家没关系了。

况且,李翔也没有那么严重的收集癖,不是每一个精锐营都想要组建的。

当然,打一棒子,也得给一个甜枣,将虎豹骑拆了之后,李翔为了安定曹氏集团这些人之心,还得从其他一些方面侧面给他们一些补偿。m.bīQikμ.ИěΤ

再则,维持一支精锐营的支出,甚至比要维持普通军队的数倍数量还要夸张,晋军本来就保持着庞大的军力规模以及数量众多的精锐营,他们的军费支出早就已经到了一个夸张的地步。

也并非说真的就无力再承担一只虎豹骑了,只是现在的李翔刚好想要组建另一支军队,这支军队组建的支出甚至比之虎豹骑还要夸张的多。

也是从贵霜帝国的战象军得来的启发,李翔也起了建立一支战象部队的心思。

可不止南亚之中有大象,南蛮的地盘之中也有大象生存的轨迹。

战象这种部队,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倒是很少见,不过,在其他国家之中确实不少。

冷兵器年代,古人喜欢驯化一些动物辅助作战或运输,如马骑兵,骆驼骑兵,战獒等等,但要说最具威力的动物特种部队,非战象莫属。

驯化大象进行作战,最早起源于印度和东南亚一带。大象体型庞大,皮糙肉厚,普通刀箭很难对其造成伤害,大象却可以凭借身体优势冲入敌阵中,长鼻子连卷带打,背上还可提供居高临下的打击平台,而披了甲的战象则更像一辆装甲战车,几乎可以横扫一切。

战象对骑兵压制是惊人的,战马闻到大象气味就怂了,如果战象再咆哮几声,这仗就没办法打了,轻重步兵更无力阻挡这种庞然大物冲锋。

自亚历山大帝吃了波斯大流士战象苦头后,各国都开始了打造自己的战象部队,一直到公元1700年,象兵都是一种恐怖存在,塞琉古一世、汉尼拔等军事大咖也都是善用象兵高手。冲锋陷阵中时速24公里奔跑撞击下就算木质营垒也会在战象身下粉身碎骨。不被击中要害,弩箭和弩炮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