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诸葛连弩(2 / 3)

弩手迅速出列,迅速分成六排,来到盾阵后方隔了一段距离的地方。

前三排弩手半遵在地,已经随时做好了射击的准备,而后三排的弩手却蓄势待发,而且他们手中的弩机相比前三排也明显不同,单是弓身就有八尺。

虽然敌方的弓弩让他感觉到了一点意外,不过,他这一次配备的弓弩绝对会让敌军感到更加的意外。

>

“嗡……”弩弦颤动,两千支弩箭呼啸而来,尖啸着落入毕再遇的军阵之中,一蓬蓬血雾伴随着凄厉的惨叫声中绽放。

不过毕再遇却松了一口气,刚才那一拨羽箭的威力实在不怎么样,不光精度不够,就连力道也差了许多。

不过紧跟着,毕再遇就傻眼了,就像魔术一样,对面的弩匣之接二连三的射出弩箭,形成一道黑色的瀑布,迎头浇了下来。

“连弩!”后方观战的那些诸侯都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战国早期《墨子》记载中便有“连弩之车“,因此,连弩其实早在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本身的缺点较多,而且又都基本已经失传。

不过,李翔的手中有了诸葛亮这么一位大才,自荆北之战后就已经暗中进行了对于连弩的研制工作。而诸葛亮也果然不负众望,如同历史中的那样,再一次制造出来元戎弩。而李翔大笔一挥,更是直接将其命名成了“诸葛连弩”。

相比起单发驽,虽然连弩的损坏率相对更高,且在战场上几乎无法维修,但这种自动装填且可以连射的强弩,论杀伤力远不是寻常弩具可以比拟。

当然,这里所说的可以连射,其实也并非如字面意思,至少弩兵们在每射出一箭后,还得扳一下辅助上弦的扳手,以实现半自动上弦,并且,每射十箭就要往弩匣内重新装入十支弩矢,但不管怎么说,这种连弩的射击间隔也是远远短于一般弩具。

若完全不考虑损坏率,连弩的射击间隔约只有一般弩具的一半不到,效率提升了整整一倍以上。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五百名连弩手,完全可以当一千名弩兵来使用,甚至于,它的有效拒敌能力比一千名弩手还要强,除非那一千名弩手采取‘二段射’或‘三段射’这种战术。

但连弩手不需要这种战术,因为他们只需要扳动一下扳手就能立刻射出下一箭,理论上只要连弩不损坏,且箭矢充足,他们可以始终保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