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项羽之死中(2 / 3)

他们将用血肉之躯来对抗箭矢。而面对这种密度的箭雨,任何人暴露在其下都没有生存的可能,就算是项羽也一样!

“所有人!保持阵型!缓缓向前移动!”被众人保护在最中央的项羽,这个时候就像一座即将爆发的活火山一样,但却压抑着满身的火气说道。

他这一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过这么憋屈的经历了,但无论是上一次还是这一次,都是栽在了朱元璋的手中。

上一次付出的仅仅是自己的面相,但这一次,恐怕将会是自己的性命了!

>

只是,纵然要死,他也必须要让扬州军付出足够惨重的代价。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憋屈地在这里等死。

理论上来讲,每个弓箭手身上所携带的箭矢都是有限的,而且以他们的体力,根本也不可能无限的放箭。

在古时两军对垒的战争中,除了守城之外。当时的弓箭手一般携带50支左右的箭。毕竟拉弓射箭是个体力活,如果携带太多的箭,会导致弓箭手的体力下降,影响到射击。

一方面就是,弓箭手如果带太多的箭也是用不完的。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在古时候两军对垒的情况下,弓箭手在战场上是一般是先射击几轮弓箭后,两军就开始进行肉搏战了,弓箭手就要退出了。

还有就是古代的弓箭手并不是像我们在电视剧上看到的那样,弯弓射箭很轻松的,恰恰相反弓箭手反而是一项苦力活。

长时间的射箭,肩膀,胳膊都会很累的,根本就没有力气把这个箭射出去,就算射出了射程也很短,不能起到打击敌人的目的。所以在一直射击的情况下,古时候弓箭手也就50支左右的箭。

当然,以上的数据是汉人士兵的大部分情况,而蒙古骑兵是个另类,他们的箭囊一般携箭50支,带二至三个箭囊,即100--150支箭。

当然,虽然从理论上来说,这些弓箭手携带的箭矢数量肯定是有一个数字的,而且就算箭矢的数量足够,他们也不可能不知疲倦地一直射击下去。

只是,话虽如此,项羽手底下的这些士兵,可不是人人手中拿的都是盾牌,有一部分人是捡起上的尸体进行格挡的。真要是利用这些尸体一直迎击箭雨的话,保不齐这具尸体会被硬生生的射成一堆烂肉。

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他们组成了这个圆阵就会出现破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