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尉缭之死(2 / 3)

居然就这么轻易的传扬了出去,这主意让刘邦有理由怀疑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陷阱等着他。或者说干脆尉缭就没有事情,而是专门挖出了这个坑等着他跳。

可是,刘邦却忍不住猜想是不是另一种可能。猜想是不是尉缭真的出事了,秦军这是反其道而行之, 故意误导他,让他以为尉缭并没有出事情,从而令他刘邦白白浪费了这么一个大好时机。

因此,当时真正收到这有关的消息之后,刘邦反而在这个时候纠结了起来,既担心这是一个陷阱,又害怕浪费这么一个大好机会。

于是,刘邦还是准备先试探试探再说。

>

接下来的几天,有关尉缭之死的消息被进一步传播,而秦军的军心也开始动荡了起来。

特别是,刘邦还通过自己手底下的暗探了解到,这段时间尉缭一直没有露面,而尉缭的大帐也被看守得死死的,不允许任何人进去。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刘邦越发相信了尉缭之死为真的这一判断。

毕竟,如果尉缭真的没有问题的话,秦军军心如此动荡,他怎么也得应该露一面再说。否则,军心不稳,那秦军就真的很有可能反胜为败了!

刘邦相信自己的判断,因此,他准备把握住这一次机会。当然,这其中或许终究还有一些冒险之处,可打仗哪有不冒险的。就算是双方实力对比再悬殊,也绝对不是百分百就可以打赢的。

仗打到现在,刘邦已经输的太多了,如果不趁这种大好时机,将这一只秦兵解决掉并顺势将丢失的地盘再抢回来的话,他实际上也只不过是拖延他灭亡的时间罢了。

如果让这一只秦军安稳的回去了,秦军实力不损,待到卷土重来之日,他刘邦依然还得面临灭亡的危机。

如果到了那个时候,他很有可能没有另一个刘和,更没有另一个荆轲,更加没有另一个可以刺杀秦军主将的机会了。

况且,刺杀这种手段,能用上这么一次两次也就可以了。一来,这种手段用过一次之后,其他人在有了教训之后必然会全力防备的。二来,总是依赖刺杀这种手段是绝对打不下一个天下的。

因此,或许真的有些冒险,但刘邦最终还是出手了,刘邦最终还是决定抓住这个机会。

刘邦这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赌上了自己的一切,力图真正的实现一战打垮这一支秦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