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既裁军,又扩军(2 / 3)

土兵训练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古代,并非没有完全脱产的常备军,也就是只负责训练与作战的职业军队。

但是,数量却非常少。就比如春秋战国时期,魏国,赵国,齐国,秦国等各国开始选出其中最精锐的步兵成为常备军,其中的典型便是类似秦锐士这样的精锐。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常备军的比例才开始不断扩大了起来。

>

但是,至少在这个时期,在东汉末年,相当一大部分的军队,尤其是边军基本都是亦兵亦农,每年冬季以及农闲的时候,进行训练或作战。其他时候,则是进行耕产。

商鞅变法时期所谓的耕战,汉武帝与光武间期间先后开始大力实施的军屯,使用的都是类似的方式。甚至,曹操接受枣祗、韩浩的建议,推行了历代规模最大的屯田制,其本质也只是军屯与民屯的一种结合。

在古代生产力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不采用这种做法,根本无法解决军队补给问题。况且,若非如此,封建王朝,甚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个诸侯国,怎么可能动辄便是数十万大军。

而裁撤掉这些老弱病残之后,下一步的工作便是要进行扩军了。

以李翔现在手中的兵力,看似数量很多,但其实分摊到五州上,每个州就不剩多少了。这些兵力,若是仅仅只是用于防守的话自然是可以的,但想要进一步扩张却无法满足需求了。

除去高顺的陷阵营、鞠义的先登死士、蒙恬的黄金火骑兵、岳飞的背嵬军、韩思忠与李嗣业的陌刀军、李存孝的飞虎军、廉颇的大戟士、白起准备组建的山阵勇士与杀神千人队等特殊兵种以及水军、一万五千重骑兵之外,李翔准备将兵力扩充到六十万的规模。

其中,五州之地各驻扎十万步骑兵马。其中并、司、凉三州为两万骑兵、八万步兵;河州为三万骑兵、七万步兵;雍州则是一万骑兵、九万步兵。

至于剩下的十万兵马,李翔决定设广成、蓝田两大营,每营五万兵马,以便灵活调动。

当然,扩兵这是一个大工程,特别如今的当务之急那是休养生息,短时间内即便是将兵力扩张上来,李翔也很有可能养不起他们。因此,这是接下来三年之内预计要完成的任务,而非要在短时间内将其做完。

步骑兵之外,接下来便是水军的建设了。不同于刚开始时候水军将领连大猫小猫三两只都没有,现在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