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神级召唤下(2 / 3)

武二人的含金量可还要高。

而吴起的出现,也让李翔的精神全部都集中到了这里。其他召唤候选人,虽然同样达到了神级,但明显要差上吴起那么一截。

吴起,战国初期军事家、**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吴子?图国》中记载,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吴起与各诸侯国大战七十六次,全胜六十四次,其余十二次也未分胜负。魏国向四面扩张领土达千里,都是吴起的功绩!

而一生都并有败绩的名将,即便是放到全史之中亦是相当有限。

而谈起吴起,便不得不提起魏武卒这支军队了。魏武卒装备精良,皆以重装步兵为主,《荀子·议兵篇》说:“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这意思是说士兵披上三层重甲和铁盔,能开十二石之弩,每人背五十只弩矢,拿着长戈或铁戟,腰带利剑,携带3天的作战粮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唯有达到这样标准的士兵,才可以成为武卒。

魏武卒的人员选拔及其严格,能成为魏武卒一员,所享受的福利待遇是很优越的。故而,魏武卒都是强悍的精兵,战斗力可以说是首屈一指,成为当时世界上步兵最为精锐和彪悍的军队。

其中,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创造了步卒五万人,车百乘,骑三千,而破秦五十万众的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使魏武卒名动天下,魏武卒鼎盛时期达五到七万之多。魏武卒也是当时军队最为精锐和彪悍的代表。

“叮,第四人,徐达,统帅101,武力96,智力91,**84。”

徐达,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他于元朝末年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1363年大败陈友谅。1364年朱元璋以为左相国。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以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

徐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