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再召唤(2 / 3)

下的十三太保,李克用麾下的十三太保,除了武艺之外,更皆不少人还有着不错的将才。

“叮,第四人,韩思忠,统帅97,武力100,智力80,**74。”

韩思忠,与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的名字读音几乎相同,只有一字之差。不可否认的是,这二人皆有大才,统兵作战之时,皆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相比于韩世忠的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同为一代战神的韩思忠,却是鲜有人所知,几乎被埋葬在了历史里的一个小角落里!

>

韩思忠,乃是武周时期的将领。长寿元年隶武威道行军大总管,协助王孝杰击溃吐蕃收复安西四镇(碎叶、龟兹、于阗、疏勒),被武则天拜为碎叶镇守使,作为当地军事长官。他的传奇而震撼的一生,由此开始。

由于安西四镇在唐高宗时期已经接连3次被吐蕃攻占,为吸取教训,武则天此次毅然对安西四镇驻兵3万(一说2万4千),平均下来每镇则有驻军6000-7500人,而韩思忠则统领碎叶镇的六七千驻兵。

长寿二年,吐蕃与西突厥联兵反攻武周,后突厥和室韦也趁机发动对武周的战争,此时的武周面对四国围攻,灾难空前严重,甚至被称为“亚洲大战”。

在国家危难之时,韩思忠督军血战,在中亚大破泥熟俟斤,继续远征到西亚攻灭突厥施质汗,隔里海与欧洲相望,正欲进攻突厥可萨帝国时,西突厥对中亚增兵,韩思忠重返中亚后剿灭胡禄屋阙,继而驶入东亚,攻陷吐蕃泥熟没斯城,是一个横扫全亚洲的华夏第一战神。

此战之后,就连吐蕃战神论钦陵也十分忌惮他,再也不敢发兵侵扰韩思忠守卫的安西,后来也只好把战线转移到吐蕃东部的素罗汗山。

也正是因为韩思忠这样的战神,才有了武周王朝受到万国纪功颂德的局面。694年,大战宣告结束,各国的元首们齐聚神都洛阳为武周建立象征世界之巅的“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标志着中国古代国际地位达到顶峰。武周能有如此辉煌的时刻,韩思忠绝对是功不可没。

“叮,第五人,吴玠,统帅95,武力89,智力82,**78。”

吴玠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而后起领兵抗金,与其弟吴璘都以勇略知名,两兄弟俱是位于七王之列。

而这七王,则代表了抗金之时著名的七个将领,其中,韩世忠为蕲王、刘安世为鄜王、张俊为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