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坐领扬州(2 / 3)

欣然,之前在徐州,叶欢并未提及此事,但能行事如此,不会有别人。

“兄长,尽快整合官员,招贤纳士,江东之地,刻不容缓。”

“好,就依公瑾之言,七日之后,策便在庐江汇集众人,细商将来。”孙策兴奋的一挥手,可能是牵动了伤口所在,不由皱眉。

“兄长且安心养伤,瑜会安排,此次之后,我亦要往柴桑,精炼士卒。叔父此次回京,当真是要蓄养军力,而我军也不宜有太大动作,静观其变。”

孙策点点头,重新坐在周瑜对面:“公瑾,以你之见,师父让刘繇前往汝南,便有守卫豫州之意。但以此人将略,就算加上刘景升,怕也不是……”

提起刘表,孙策的言语中带上了一丝恨意,当年孙坚正是亡与攻伐荆州之时。

“兄长,以瑜所想,刘繇往汝南,定边军肯定还会有别的调动,叔父行事,向来环环相扣。豫州之事他未与兄长言及,唯独广陵之处,我军还需关注。”

孙策听了微微沉吟,片刻之后抬头问道:“公瑾,建康之处,你觉得屯兵如何?”

就在小霸王与周郎踌躇满志,详商后续之时,叶信一行轻舟快马,也到了荆州地界。

长公子走的是豫州这条路,先到南阳,刘表则派专人在复阳迎接。接收宛城之后,他考虑再三,派出的镇将是黄祖,此人当年曾设伏击败孙坚,颇有将才。

前来迎接叶信的则是蔡瑁,蔡家与叶家是姻亲,说起来蔡瑁与长公子亦是同辈。身为荆州水军都督,刘表此举是在表示对长公子的看重。

豫州一战,得到实利最多的就是荆州,首先便是南阳郡的整体回归。此郡并非军事重地,却是产粮所在,地理条件得天独厚,荆襄稻米更是驰名天下。

“德圭兄,父亲常常提及,当年江夏平叛之时,曾观兄统领水军,记忆极深。到了襄阳,还请兄长不吝赐教,让信一观水师雄壮。”

都是大世家的公子,同在军中为将,加上长公子的风度,二人很快便熟悉起来。叶信此问可并非无礼,之前蔡瑁亦向他问了不少军中之事,长公子细细解答。

“长公子有所请,瑁断无不允之理,想来再有四日,便可到襄阳之处了。”蔡瑁笑答,心中则不无感慨,十余年前,骠骑将军比长公子也大不了多少。

现在回想,无论长相、身形、气度,叶信都像极了当日的叶欢。传闻之中,长公子十三便上战阵,斩将杀敌,比之乃父当年,不遑多让。

正说话间,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