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凭什么?(2 / 3)

中,袁鸾便与之提起接亲之事。

“婚姻大事,自该听母亲安排,只是?”大公子说着,看向了父亲。

“你母亲眼光,不会错的,男儿丈夫,成家立业吗,此乃大事,不可轻忽。”

“是,孩儿遵命。”

“好,那便立刻安排。”袁鸾欣然颔首,起身道:“主家,你与恒儿说话,妾身要往老妇人那里去,恒儿的亲事,祖母和娘也问了很久了。”

叶欢点点头,看了叶恒一眼:“恒儿,你我书房说话。”

父子二人到了书房,凌烟奉上茶水便退了下去,叶欢坐在案前,静静的看着对面。

两年的军旅生涯,叶恒长高了,更壮了,俨然已是一派成熟气度。

父亲不说话,叶恒也不敢先说,只能默默等候。杨家之事,他也早就心里有数,父母的安排是不能违背的,但现在他只想着前往宛城,建立一番功业。

安静了很长时间之后,叶欢心中暗暗点头,儿子的确沉稳了许多。

“恒儿,亲事之前,你要行冠礼,以后便长大**了,为父问你,心中有何志向?”

叶恒听了心中一凛,父亲的语气十分正式,他亦要谨慎言语才是。

所谓冠礼,就是男子的**仪式,女子则为笄礼。一般来说,二十加冠,但大世家或是诸侯,都有提早的。有的十五,有的十二,当年叶欢便是去边军之前加冠。

“孩儿幼时便随祖父读书,叶家六世三公,自高祖以来代代都是大汉名臣。恒也当继祖先之志,建功立业,忠君爱国。”叶恒正坐,字斟句酌的道。

“当年父亲入边军,定异族,为国讨贼。如今大汉还是四方不定,孩儿想身入军中,效法父亲,率忠义之士,为大汉安定天下,还请父亲教诲。”

叶欢听了微微颔首,便问:“听恒儿之言,其志不在朝堂,而在军中?”

“父亲,若是治世,自当与庙堂之中,行安民之法。但眼下纷争不断,孩儿愿执兵戈,建功与两军阵前,幽州两年,孩儿每日亦不忘学习兵法与治军之道。”

“兵法与治军之道?”叶欢轻声道,像是在对叶恒说,更多却像自语。

后者在军营中的历练,高顺来信之时都会如实告知,大公子的确是虚心肯学,且沉得下去,耐性极好。他胜任曲长,是按军中规矩上来的,高顺没有半点照顾。

“孩儿研习日浅,请父亲多多指教。”叶恒听了忙道。

“研习日浅无妨,兵家之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