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首词引起的涟漪(1 / 3)

大江中一叶扁舟逆流而上,顶风劈浪前行,有一位年过四旬的中年人站在船头恰巧听到了柳阳做的这首词,看着船头碎开的浪花,听着耳边呼呼作响的风声,心中似乎有一个酝酿已久的东西终于破壳而出。

他回到船篷内,在早已摊开的宣纸上执笔坚定的写下:“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

几天后,一首词牌为临江仙的词流传在应天府的大街小巷。

闻者无不追问此词的作者,一时之间竟然引得有洛阳纸贵的趋势。

所有的士子都在研究这首词,明明没有使用什么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引经据典,为何几近白话的一首词能让人感觉如此的苍凉悲壮,却又豁达淡泊的感觉。ωωw.

而在应天府主街上的十六座酒楼,南市、北市、集贤、讴歌、乐民、鼓腹、清江、石城、来宾、重译、轻烟、澹粉、鹤鸣、醉仙、梅妍、翠柳各个不约而同的表示,写出临江仙的这位词人可以永远来他们这里免费吃饭。

而秦淮河畔的烟花青楼之地的女子们纷纷表达出了对这位作词人的爱慕之情,更是请青楼中懂音律的人为这首词谱曲。

但是在很多文人雅客听了之后都感觉这首词的曲子不应该是这种靡靡之音,缺少了雄壮、浑厚的感觉,缺少了那种笑看风云的气魄。

最后还是有人特意找到了前元残留在民间的宫廷乐师为这首词谱曲,经过好几个次谱曲之后才听着有那么一点感觉。

皇宫。

朱元璋正在开朝会,以往在朝堂上商议的都是草原上的事情和辽东以及南方的事情。

今日却是难得提起了近日在应天府广为流传的一首词。

“各位大臣们,咱听说最近有一首词最近流传于市井之中,被士子、百姓多为称赞,那首词叫……叫什么来着?”

朱元璋对这些词曲之道不甚放在心上,只不过长时间的工作强度让他的身心也有些受不了,更何况这些大臣们呢,所以今天才会说些其他的事情来给最近有些沉闷的朝堂找点其他乐趣。

只是下面的官员们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回答皇上的话,而是各个都眼观鼻,鼻观心的沉默着。

“嗯?”朱元璋看到沉默不语的大臣们有些纳闷,以往有什么问题这些大臣们都会积极策对,为何今天都这么沉默呢?

“御史言官,你们有风闻奏事的权利,平日里你们也没听说这事吗?”

这时候御史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