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一两黄金一两盐(1 / 3)

晋江城是泉州府的首府,这里也是整个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办公所在地,所以这里是整个福建的**、文化、经济的汇集地。

如果这里变成不可开发状态的话,那么对整个泉州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柳阳记得若是一个地方变更成不可开发状态的话,那么这里的人就会对外来事物接受度降低。

普通老百姓倒也好说,无非时间长了也就慢慢接受了,毕竟只是接受度降低而不是绝对的不接受。

但是当官的也包括在这个范围之内,若是当官员对外来事物接受度降低的话,那麻烦就大了。

因为这个时代的所有事物和命令都是自上而下发出的,老百姓只有接受的份,没有改变的能力。

如果连官员都不愿意接受外来事物的话,不配合推广一个东西,又怎么可能让老百姓接受呢?

“报!柳总管,我们探查到叛匪正在晋江城周围大肆收集粮食,只给老百姓留下一点口粮。”一个探子过来给柳阳汇报最新探查的军情。

“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叫我柳公子就可以,不用叫什么柳总管。”柳阳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因为他每次听到柳总管三个字总感觉自己的小弟弟莫名其妙的飞了一样。x33

大肆收购粮食?

这套路为什么听着那么熟悉呢?柳阳皱着眉头想着。

哦~!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坚壁清野嘛。

仗是人打的,人总是要吃饭的。如果对方把方圆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粮食都拿走,那后来的军队就没有办法就地征粮,只能花费更多的人力去更远的地方收集粮食。

这样一来收集粮食的成本就增加了,而且粮道也就远了,风险也就更大了。如果这时候趁机骚扰粮道,就会给对方带来极大的困扰。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很多经典案例都是与粮仓、粮道有关的,比如官渡之战,正是因为曹操派兵奇袭了袁绍位于乌巢的粮仓,所以才扭转了战局,一举平定了北方。“哼!看来这叛匪里面也有读过几本书的人!”柳阳冷笑了一声。

不过,对方也只会照葫芦画瓢而已,食物的问题在北方或许是个大问题,历史上大部分的饥荒也都发生在北方。x33

这是因为北方的固有的气候所造成的,所谓先有旱灾,后有蝗灾,最后饿殍千里。

但是这里是南方,物产丰富,种类繁多,虽然已经处于冬季,但气候依旧湿润,山中飞鸟走兽,山珍干果,河中鱼虾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