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全民参与生产(1 / 3)

果然如柳阳所料。

在所有的织布机到位之后,各村庄的百姓们学习热情很高涨,毕竟这关系到自己的日后收入。

而从凤阳城下来的工匠和绣娘们教的也很用心,自然也是柳阳给了丰厚的条件,一日内教会一个村子所有报名的人,可得白银五两,上不封顶。

于是有人发疯似的教,有人不要命的学。

居然在短短的五天之内把这报名的人都教会了。

于是便有了大明内最大的织布工厂,这就是整个凤阳县。

朱元璋自然是一直在关注这此事,他也没想到小小的一个县令居然真的有魄力搞这么大的手笔。

此时,他正领着朱标在下面的村庄里转悠,查看具体实施的效果怎么样。

旁边田地里只见一个男子正在挥汗如雨的挥着锄头,饶是此时烈日中天也没有在田边休息。

朱元璋在旁边看了一会,发现不止这一个男人如此,其他田地里也都是人,甚至有的连七八岁的孩童都上阵了,虽然说干不了活,但是拿个水,递个馒头还是可以的。

“好久没有看到如此热火朝天的景象了,看的咱身上都一股子力气。”

说完,朱元璋便把袍子掖在腰间,踢了脚上的鞋,光着脚板走进了田里。

“老哥,天气这么热,看你也累了,咱替你干会?”朱元璋跟那农夫说道。ωωw.

那农夫看着朱元璋,眼神有些疑惑,便问道。

“这位兄弟看你穿着打扮也不像下力气的人,怎的还替俺干活呢?俺可没钱雇你,别说钱了,饭也就只带了俺一个人的。”

朱元璋听到这话,哈哈大笑,说道。

“老哥,别看咱穿的不像干活的,可咱以前也是下力气的,这田里的活咱也长干。后来打仗打的吃饭的地没了,便北上做了几年买卖,可手里的活没撂下。好久没看到干活干的这么起劲的,咱心里痒痒,便过来刨几把。”

说着便从老农手中接过了锄头,然后便吭哧吭哧的刨地了。

那老农原本心中还有些疑虑,但看到朱元璋干活的姿势,便知道对方没说假。

“兄弟,看你这把式还真是像干过活的,比俺家那婆娘干的还像样。可俺知道有馋肉的,有馋酒的,你这馋刨地的俺倒是头一遭见。”

朱元璋边刨地边回道:“咱这把式那是当年给地主家干活干出来的,干不好没饭吃,弄不好还得挨顿打,这活自然干的好。虽然现在干活少了,可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