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法不通融(2 / 4)

你且记住,别老想着占内务府的便宜,把自己这一块管好来就算是报答皇上的圣恩了。”

“是。”吴宥应了一声。

刘永铭说着便向外而去。

他其实并不是想去看热闹,而是也想求证一下现在皇帝刘塬的情况。

那安备从地上爬了起来,给吴宥鞠了一躬之后,跟在刘永铭的**后边也一起去了。

…………………………

刘永铭往紫宸殿而来。

远远得便看见紫宸殿正殿门外跪了好几个人。

离殿门最近的是太子与大皇子。

他们二人后面还跟跪着陆预与侯不平。

除此之外,刑部尚书方孝夫也跪在了侯不平的身边。

方孝夫虽然是三爷党,但他现在的立场与陆预是一样的。

就是皇帝不应该为了绝他人之口,随便位个人来就说是公主,要不然会后患无穷的。

陆预与侯不平这般与皇帝刘塬唱反调,并不是因为陆预想为难谁,更不是因为党争。

而仅仅只是因为他们二人原本就是这么一个哏人,是清流的代表。

凡是与“国礼”不合之事,他们绝对是要反对的。

皇帝既然做出了与礼不合之事,他们自然就得要说出来。

不说出来,就不能算是忠臣。

之前刘塬也没少因为陆预与自己喝反调而生陆预的气。

因为刘塬对陆预还是了解的,知道陆预是真的为了国事在反对,而不是党争与斗气。

所以刘塬向来也是不加罪于他,但心里该生的气还是会生的。

方孝夫则不太相同。

他虽然也是站在陆预的一边,但他们二人的理论基础却是截然不同的。

方孝夫其实是法家的代表,而陆预是儒家的代表。

法家里面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有法可依、依法而行。

法即使规矩。

与儒家的“礼即是规矩”不同的是,法是不可以通融的,而礼是可以中庸的。

除了因为法家思想,方孝夫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试探一下皇帝的身体状况到底如何了。

这其实是皇帝自己太过于勤勉而产生的麻烦。

要是刘塬以前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上朝,现在几天不露面其实也没太大的影响。

所以,有些不太勤勉的皇帝当政虽然庸了一些,但不至于朝中有太大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