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邸报新闻(2 / 4)

谦了。哦,我刚刚说的也只是店面而已,书局的生意可不可能只以店面为主呀!”

“哦?”傅远山对经营的确是不太在行。

刘永铭笑道:“嵩山书院那一边我已经谈好了。他们那里所用之书籍会向奇川书局来采购。将店面做大也只是让别人知道我们可以印这么多好书而已。真正我们卖的是得成批成批的!或者您直接对外说,这些都是我的主意,一切也都是我在经营,您辖管不到,这样与您名声便无碍了。”

傅远山点了点头:“可以。”

刘永铭又说:“那活字印刷排版要比雕版快得多。新的书别人还没雕出来呢,我们的书就已经在市面上卖了!这便是我们的赚钱之道!什么样的东西比的是时间?不是书而是……”

傅远山连忙说道:“邸报?”

古代就有报纸,明清两朝发行报纸的单位是接收奏疏的通政司。

这个时代也是一样。

通政司会将一段时间朝里发生的一些行政性的要事刻印在通报报纸上,然后发往各个衙门,包括地方衙门。

有些的候选的官员也会想着了解一些朝政时事,所以会让自己家的西席或是账房先生到衙门去抄一份回来。

所以宋朝时邸报在民间也叫抄报。

在古代大部份的时间里,“府”这个词是机构代名词,就算是个人,非御赐“开府”都不能将家称作府。

所以,以“赵府”“钱府”“孙府”“李府”称呼家邸是不太可能的事。

而地方衙门往往都会派人驻在京城,方便联络京城与地方的一些事务。

这些驻京的小吏,就只能称为邸吏。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4要求在京的侯选、闲职或是不上朝的官员、地方官员也要了解时事。

所以便要求那些“邸吏”们也要抄送一份带回到他们那里去。

于是报纸在当时称之为邸报。

邸报使用活字印刷已是明朝时期的事情了,在此之前,由于雕版印刷的局限性,使得刊刻出来的邸报内容至少是一个月以前的。ωωw.Bǐqυgétν.net

且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邸报再传到地方的时候早已不至一个月了。

像是海南那样的偏远地区,甚至都是半年乃到一年以前的“新闻”了。

刘永铭对傅远山笑道:“朝廷的事务我们可不好印发。但我们也可以做类似邸报一类的东西。用厚的四开纸来印,材料次一些没关系,不必白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