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上眼药(上)(2 / 3)

去进京赶考,路上遇到了对他倾心的有钱人家的千金小姐,被有钱人家的员外郎招为女婿,洞房花烛夜过后又进京赶考,一朝得中状元,又被公主看上,最后不得已,皇帝下了圣旨,公主为正妻,千金小姐为平妻。哼,写的什么故事,一派胡言!”

明媚一想,这不就是现在主流的书生千金状元公主的故事吗?

说实话,明媚也想知道,这种故事在一个男性当权者的眼里是什么样的性质。

于是,明媚装作不了解的问:“皇上,现在民间的那些话本子不都是这样的故事吗?”

康熙无奈的叹了口气,摸了摸明媚的头发,解释道:“事情是这样没错,不过这个故事里的皇帝一家子也太蠢了。公主没有公主的样子,皇帝没有皇帝的样子,就好像整个世界都是围着这个状元转的。先不说堂堂皇家公主怎么可能多次偶遇外男,更不说堂堂皇家公主怎么会看上一个有了妻子的男人,只说这个皇帝,就因为女儿喜欢,所以就以权势压人,让一个当朝状元贬嫡妻为妾,又娶自己女儿为妻,简直是昏了头了!”

明媚靠在康熙怀里,听着康熙把这个故事贬得一文不值。

明媚听出来了,康熙对于这个故事更多的不满是不满于故事里面皇家的背景化和戏剧化。

也是,毕竟是皇帝。

一夜过后,康熙回到了乾清宫。

马上就要到六月份,到了六月份,后宫的请安也要恢复,大阿哥胤禔也要回宫,还有两个怀孕的宫妃肚子也大了起来,朝堂上户部的银两又不够用了,军队在云南昆明停滞不前,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打着爷爷的旗号反抗清朝,纵然已经穷途末路,但是即将老死的狼也是只狼,这只老狼还在想着怎样从清朝撕下一块肉来。

康熙现在并不轻松。

又过了两天,有一些闲言碎语多少传到了康熙耳朵里。

康熙皱起眉头,看向梁九功:“你刚才说什么?”

梁九功低垂着脑袋:“皇上,老奴听闻储秀宫的赫舍里常在这几日天天带着太后娘娘赏赐给玉淑妃娘**点翠簪子招摇出入,说是玉淑妃娘娘给她的赔礼。”

实际上,不过是明媚依然让人把点翠簪子送给了赫舍里常在,这宫里不少人都记得明媚刚入宫时太后亲自赏赐下来的点翠簪子,因此有多事者问了一句,原本赫舍里常在的回答是明媚赏赐给她的,只是有意传播谣言的人添油加醋,因此传到梁九功耳朵里就成了明媚的赔礼。

梁九功又清楚地知道康熙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