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卫丽珊和常国栋结婚后第一次回娘家,执意拉上常永慧(2 / 3)

回家向婆婆卫丽珊报告去了。

第二天,常国栋开一辆车子,常永慧开一辆车子,向着津城出发。

常国栋一家五口坐一辆车太挤巴,常永芳就直接到了常永慧的车子跟前,二话不说直接坐到了副驾驶座位上。

常国栋开车很熟练,他以常人的最高时速在津德公路上疾驶。

常永慧开着车子跟在后面,今天她只能按照常人开车的最高时速驾驶,不过,常永慧并不着急。

小常庄离津城并不太远,二百多里地,即使以常人的最高时速疾驶,不到两个小时就到津城了。

卫丽珊的家在津城市南部城区,位于靠近渤海边上的一条街道上。

本书前面说过,卫丽珊的家庭比较独特,所以影响了她回城。

早年间,卫丽珊的爷爷是津城规模很大的造船厂的厂长,这个造船厂曾经给北洋水师造过许多战船。

卫丽珊的爷爷死后,卫丽珊的父亲继承了造船厂的厂长,他在前辈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得造船厂在解放前是津城市有名的大企业,而卫丽珊的爸爸是数一数二的大企业家。

卫丽珊的爸爸曾经是一个风云人物,后来进入红色风暴年代之后,他就渐渐地不行了,最后被打倒了。

过去,卫家是一个大家族,住的是津城当时的一个大豪宅。

没落之后,卫家家族随之四分五裂了。

卫丽珊的父亲和母亲都还活着,全都七十来岁了,身体很不好。

用卫丽珊父亲自己的悲观话语说,日暮途穷,苟延残喘罢了。

卫丽珊父亲的遭遇,以及大起大落的家境,她从来没有对常永慧详细说过,偶尔谈起时,卫丽珊总是轻描淡写。

卫丽珊不愿意说这些伤心事。

两辆车子开到津城南部城区,拐进一个小胡同之后,车子就不好开了。

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卫丽珊对丈夫常国栋道:“车子进不了胡同,开不到家门口,就停在这儿吧。”

常国栋便将车子停在了小胡同最宽的地方,尽量靠边,好让行人和自行车通过。

常永慧紧跟着将车停在了大伯车子的后面空地上。

众人下了车,打开后备箱,将带来的拜年礼品提上,然后锁好车子,一起步行向小胡同深处走去。

卫丽珊走在最前面引路。

众人走了大约一百多米,来到一个很小的门脸前。

卫丽珊轻轻地对众人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