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一口大锅(1 / 3)

黑旗兵峰才下聊城,就一副视城外依旧环绕的明军如无物一般模样,做起了进军济南的准备。

此番举动让黄蜚大恨,命水师炮击聊城。

可随后,他反遭逃出城的官民声讨,百姓群中有商贾官员惜自家财产,还想着要回去,所以前来劝诫制止黄蜚。

可劝诫无用,于是便在人群中说起闲话。

言说黄蜚这个城中的守将是主动退出来的,大军守城不利,城外军士良多却不想着反攻,只敢用炮击城而不敢与奴贼正面交锋,分明是怯战,消极作战。

得上报大将军和朝廷。

黄蜚无奈,也不好言辞问责麾下将领,因为都知道自己军中什么状态。

没有饷银不说,武备亦是松弛,黄蜚这个东江镇总兵也没个像样的根据地,全靠东昌府供应粮秣和后方朝廷发点军饷,朝廷又欠饷,到手的那点饷银若是匀下去,到士卒手里实在不够看。

对士气的影响实在不大。

只能紧着一部分精锐士卒。

麾下将官大多也是如此安排的。

问题就是守城时一打起来,没有饷银的士卒溃败了,冲击他们这点精锐,反倒影响精锐的战斗力。

使得精锐大多只能用于自保,难以发挥,发挥出来了,也难以和对面更加精锐的野人悍卒相抗衡。

而今黄蜚就算想发一批银子下去激励士气,那也无处寻去。

只能找到同样逃出来的宋炳奎,让他鼓励东昌府一众士绅百姓,看能不能捐点。

“呸!”

“什么水师总兵!仗打成这样!便是两镇伯爵也没资格让老子捐银!”

士绅多不忿。

百姓回应亦不多,所谓捐银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再加上聊城内,黑旗入城之后并未伐害百姓,只在攻城之时有乱律现象,后头还稳定维持了城内的治安,对士绅百姓的政策也是全依旧例。x33

使得不少百姓又跑回城里去了。

剃发令撤销,并且杜绝了汉人满人蒙古人之间的种族隔绝的大清朝,对于普通汉人百姓来说,并不是那么不能接受。

既然异族人的统治并不会改变他们的生活,那他们更害怕失去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

所以仅仅一夜过去,刚刚得到了饷银,得到了简单整编的临时绿营在黑旗的管辖下,继续干着镇守聊城的活儿。

而黑旗军两大营以火器营为前锋,缓缓向济南推进。